关于榆林市与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灵武市羊绒毛产业对比分析调研报告

时间:2023-06-27 19:50:06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榆林市与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灵武市羊绒毛产业对比分析调研报告榆林市政协6月下旬,市政协教文委组织有关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羊绒毛产业发展情况赴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银川市、灵武市开展调研。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榆林市与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灵武市羊绒毛产业对比分析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关于榆林市与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灵武市羊绒毛产业对比分析调研报告

关于榆林市与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灵武市羊绒毛产业对比分析调研报告


榆林市政协


6月下旬,市政协教文委组织有关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羊绒毛产业发展情况赴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银川市、灵武市开展调研。通过调研,结合我市羊绒毛产业发展情况,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 榆林市羊绒毛产业发展现状

(一)资源充足2018年,全市羊子饲养量达到903万只,羊毛产量达4492吨,山羊绒产量达1403吨,山羊绒产量约占全国的10%。

(二)品质优良。全市羊绒等级达到钻石级,自然长度5厘米以上、细度15微米以内,被誉为“软黄金”。羊毛絮片是天然的保暖材料,具有其它产品不可比拟的御寒优势。榆林“羊毛”作为“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服装填充物,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大放异彩,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榆林羊毛絮片防风保暖、透气柔软、弹性好、吸湿性强等极佳性能。

(三)品牌响亮。上世纪八十年代,榆林服装企业成功研制出了用羊毛絮片做为填充物的防寒服,经过近30年的发展,榆林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毛防寒服研发、生产基地。2013年9月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确定榆林为羊毛防寒服集群试点地区,授予榆林市“中国羊毛防寒服名城”称号。

(四)产业发达。全市共有羊毛绒加工及其关联企业350多家,涌现出“羊老大”、“七只羊”、“蒙赛尔”、“羊中王”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年产量达1600万件,从业人员3万多人,经销人员5000多人,带动羊子养殖户27万户,惠及农民近百万,重点乡村养羊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五)市场广阔。目前,全市共有羊绒毛加工及其关联企业年产值近30亿元,产品市场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销售额占到全国同类产品的75%。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发展外贸出口羊绒企业2户,2017年陕西通海绒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汇206万元、靖边县鼎宏羊绒综合开发有限公司2017年和2018年分别创汇801万元与1569万元。

二、三市的羊绒毛产业发展情况及与我市的差异

(一)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市是全国羊绒产业基地,全国羊绒产品认证中心,在全国羊绒产品行业中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定价权,鄂尔多斯集团羊绒产品已成为全球知名品牌,2019年其品牌估值高达1005.98亿元,位居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榜首。2018年鄂尔多斯市实现进出口总值82.29亿元,仅内蒙古鄂尔多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鄂尔多斯雅安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绒纺企业,进出口额13.17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16%。

(二)巴彦淖尔市

巴彦淖尔市羊绒加工量约占全内蒙产量的1/2,全国的1/4,全球的1/5。全市有独立核算绒纺企业56户,规模以上企业12户,从业人员1万多人,行业固定资产40多亿元,拥有水洗、分梳、纺纱、编织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是国内主要的无毛绒和羊绒制品生产集散基地,2018年实现产值21.1亿元。维信羊绒、春雪羊绒两大龙头企业的出口量约占总产量的80%,内销的产品主要通过自主品牌、实体店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销售。

(三)灵武市

灵武市因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著名的羊绒集散地及羊绒制品加工基地,有“世界羊绒看中国,精品羊绒在灵武”的美誉。羊绒业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是银川国家高新区(宁夏灵武羊绒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园区现有企业52家,其中羊绒企业43家。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荣昌绒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当地羊绒毛龙头企业,出口量分别为总产量的80%和70%,内销的产品主要通过自主品牌,实体店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销售。两家企业的员工数量分别约为2000、3000人,完整的产业链极大的带动了当地就业,良好的效益促进了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三市与我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产品不同

榆林特色轻纺工业是以羊产业为依托,以羊毛防寒服产业为核心,前向服装业延伸,后向纺织业延伸所构成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羊毛防寒服产业、羊绒产业、皮革产业及其他服装加工产业三大产业,在今后3-5年内,榆林特色轻纺工业发展的主打领域是防寒服产业,同时需要积极发展羊绒制品、工艺地毯、皮革制品等系列产品,促进产业升级。

调研城市皆已有羊绒分梳、绒条、纺纱、制衫、面料为一体的生产加工产业链,绒纺产业以羊绒制品加工为主,不断向羊毛衫、男装、女装、内衣、皮草、羽绒、家纺等非绒类服装领域拓展。

(二)发展定位不同

“榆林—中国羊毛防寒服之都”。努力将榆林建设成为中国一流羊毛防寒服产业基地,中国北方高端羊绒交易中心与羊毛羊绒制品加工中心,西北地区羊毛羊绒时尚、科技、品牌研发基地。

“鄂尔多斯市—中国羊绒之都”。到2020年,羊绒产业年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左右,形成以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以羊绒产业为主的绒纺企业100家以上,培育国际知名品牌1个、省级以上名牌10个,将东胜现代羊绒产业园建成国际最大的绒纺生产加工基地。

“中国灵武国际精品羊绒之都”。灵武市将努力把灵武羊绒产业园区打造成全球原绒集聚区和加工中心、精品羊绒制品研发和生产中心、精品羊绒交易中心、羊绒制品流行趋势发布中心、羊绒产品品牌基地和一流羊绒企业集聚区。

三、共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缺乏龙头企业,品牌建设滞后

除了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产品品牌知名度高、品牌溢价能力强,其余自主品牌知名度较低,企业依赖外部订单和贴牌生产,处在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加工环节,同时,外销贴牌同质化低价竞销让企业无利可图,利润仅为5%-10%。

解决方法:

1)技改提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国内羊绒产业已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间竞争已由产品质量竞争向个性与品牌价值竞争发展。政府支持鼓励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品个性化、舒适化、品牌化和时尚化;延伸产业链,开发顺应消费者要求的轻薄纯羊绒及绒纤、绒丝、绒毛、绒棉、绒麻等多样新产品,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促进绒纺装备信息化水平提升,努力向品牌高端化、定制个性化方向迈进。

2)培育品牌,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利润占比

羊绒制品出口一直受到经销商的联合压价,加之国内企业长期的同质化竞争,羊绒价格长期低位徘徊,导致绒贱伤牧。绒纺企业谋求更大发展,须改变贴牌外销的现状,不断学习知名品牌的管理和设计理念,提升产品质量,打造自主知名品牌,拥有行业话语权。

3)鼓励中小企业兼并重组,大中型企业横向合作

组建龙头强势企业,逐步形成以大企业大品牌为旗舰、众多知名企业和品牌为集群的绒纺产业体系,推动企业合理性差异化分工,避免同质化竞争,摒弃低价竞销的恶行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二)资金短缺,行业融资困难

一是羊绒企业大部分为家族式管理模式,产权不清、责权不明,影响企业融资。二是市场无序竞争异常激烈,企业之间三角债十分普遍、拖欠严重、诚信不佳,如巴彦淖尔市羊绒行业总体欠银行贷款超过10亿元,导致行业整体信誉较低,银行贷款困难。三是行业利润率低,仅为生产总值的10%左右,内部资金流失严重,用于技术更新、原料储备、市场开拓等资金大量流向回报率较髙的领域。四是羊绒资源的稀缺性和收购的季节性决定了羊绒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羊绒收购价格约80万元/吨,企业需提前储备且季节性集中收购需要大量资金,企业资金运转困难。

解决方法:

1)行业重组,拓宽融资渠道

政企联动,强化对羊绒产业发展的宏观引导,有计划、有意识地促进绒纺企业整合与产业升级,通过资产重组、发行债权,上市融资方式筹集资金,推动民营企业由家族化管理向职业化管理发展。

2)银企合作,构建良性机制

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增强支持羊绒毛企业的服务理念,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羊绒毛企业的特点,开发特色产品,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绒纺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支持。

3)通过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绒纺企业规模大、数量多,产能过剩、同质竞争,严重消耗企业内生动力。要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利用行业约束企业、规范市场,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保护公平竞争,促进行业发展。

四、鄂、灵、巴三市经验及对我市的启示

(一)政府出台政策,扶持企业发展

灵武市围绕科技创新、品牌培育、项目建设、市场拓展、金融扶持,出台了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多项扶持政策,通过税收、科研经费、贴息贷款、厂房用地、修路等方面对企业的扶持和补助,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2018年灵武市企业立项科研经费共8000万,对羊绒企业的投入占40%;减免企业税收当年超出上年部分的10%;为稳步推进羊绒产业重组,银川市、灵武市两级财政对中银绒业给予经营性财政补贴6.45亿元。

鄂尔多斯市在2015年就发布了《关于振兴羊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鄂府发〔2015〕54号),市财政每年设立1亿元的市本级羊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现代羊绒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原料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专业人才引进、技术研发、产品检验、网络营销和市场开拓等。

国家级《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将榆林列入全国羊绒羊毛加工基地,中省市有关规划都将羊毛防寒服产业列为发展重点。2015年,我市委托北京服装学院和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制定了《榆林服装纺织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我市可根据各级规划,借鉴灵武市和鄂尔多斯市在扶持羊绒毛企业做大、行业壮大方面的政策和做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部门支持”的原则,采取“企业+基地”的羊绒产业化发展模式,建设羊绒产业园区,形成集群化效益,财政列支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完善基础设施、引进高端设备,引导企业发展终端制品精深加工、打造知名品牌,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经济的转型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二)善谋规划愿景,发展工业旅游

调研城市有着相似的发展模式,都建立了羊绒毛产业园区。集群化是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行之有效的模式,但鄂尔多斯现代羊绒毛产业园凸显了更强竞争力,园区以“旅游+工业”为抓手,将工业、商业、旅游业有效充分融合,被赋予了强大的商业和服务业职能,积极促进工业旅游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彰显了当下复合型园区发展的潮流与方向。

鄂尔多斯现代羊绒产业园于2016年9月挂牌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目前形成了奥特莱斯工厂店、羊绒全链条生产体系、国家羊绒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参观产品,同时投资4200余万元兴建了展览馆及游客中心,形成了以展览馆为核心,涵盖全链条生产体系的园区参观精品路线及包括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医疗、消防、应急处理中心,参观车辆调度中心等在内的园区后勤保障体系,并组建了精干高效的园区讲解队伍。

在新的发展机遇引领下,我们要充分发挥榆林羊毛绒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为先导,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推进产品高端化为重点,以建设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推进技术创新为动力,全面实施“311336”工程(即:坚持三大战略定位,构建1个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培育1个区域品牌,打造三大产业支撑体系,建设3类技术中心, 落实6大重点项目)。坚持“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的总方针,必须坚持“量物而用,量力而行”的总原则,高起点做好规划,一是坚持园区规划与城镇规划、交通规划相衔接,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结合。二是园区容量要足够,适度超前,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三是建设绿色园区,节能减排,形成企业、园区、市政三级污水处理系统。四是从生产、服务、销售等方面形成园区完整的功能体系。我市在园区设计上要走出“摊大饼”误区,敢于聘请国际大师与园区利益相关者一起参与园区的建设。以科学细致的规划设计,立足工业旅游,通过设计精品游览线路、培育参观接待亮点、注重文化理念、提高服务水平等措施, 提升产品吸引力及知名度。

(三)实施品牌战略,设立差异化品牌

2008年起,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邀请到欧洲顶级的设计师吉乐•杜福尔先生负责当时国际产品线的设计,发掘了国际超模刘雯并开始合作拍摄每季的品牌大片。2015年与国际一流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合作开展了极具深度和广度的消费者调查研究,逐步摸索出符合羊绒的时装风格与特色,同时满足市场与消费客群需求的单品或品类。通过4个差异化品牌,1463、ERDOS、鄂尔多斯1980、BLUE ERDOS区隔服务不同的细分市场,完成对中国消费市场上主力客群的全面覆盖。这些举措成效显著,使公司产品形象、渠道结构和销售都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升。

我市与北京服装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分两批次为榆林设计100多款羊毛防寒服时尚新品,提供榆林羊绒毛企业使用。与日本东京和华时尚设计事务所合作,共同创建“国际羊绒毛产品设计创新研发中心”,针对羊绒毛产业的发展设计开发新产品、推广应用新技术、分析研究新趋势,助推榆林羊绒毛产业高质量发展。榆林羊毛防寒服企业,积极建设创新研发平台,先后建设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羊老大、通海绒业、七只羊),取得国家专利14项,中国驰名商标3件、中国著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1件、省名牌产品4件,注册集体商标1件。

“鄂尔多斯”凭借享誉市场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对当地羊毛绒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有着强大整合力、吸附力和牵引力。我市缺乏类似“鄂尔多斯”的知名品牌,大多数自主品牌的价值依然停留在初始阶段,利润率低,无法将羊绒的稀缺和高档属性凸显,并通过品牌实现效益最大化,可借鉴“鄂尔多斯”品牌通过提升产品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细分客户群体需求的方法,从风格、面料、工艺和设计手法上都大胆创新,优化制造、包装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实施新的品牌战略。积极鼓励企业与国内外著名纺织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通过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羊绒制品。同时,要搜集榆林羊绒的历史人文特有性材料,挖掘羊绒产品的文化内涵,并通过网络、报刊、推介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攻势,增强榆林羊绒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推进榆林市羊绒的产业化进程,促进特色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搭建产销平台,拓展销售渠道

羊绒出口地多为高端市场,如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多数企业通过国内外大型展、本地展会中找到客户,如广交会、中国毛纺织产品交易会、上海纱线展、上交会、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羊绒羊毛大会暨展览会、中国宁夏(灵武)国际羊绒节。

部分大型企业在国外和国内大型城市都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如维信羊绒集团在美国、法国等9国,北京、上海等10地设立分公司,可协助企业寻找当地买手,寻找客户。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组建电商团队,把市场扩散至电商平台,天猫店铺已扩充为包括集团店、ERDOS旗舰店、BLUE ERDOS旗舰店、1980旗舰店和淘宝C店在内的多品牌店铺管理模式,最终覆盖包括女装、男装、童装在内的全平台客群。

我市可以“打造榆林——中国羊毛防寒服之都”、“全国羊绒产业中心”为目标,筹建陕北羊绒毛交易中心和国家级检测中心,承担羊绒产品的收储、交易,羊绒质量第三方检测鉴定等。联合组建大型绒毛收储企业,提升羊绒产业创新层次和水平,鼓励和支持羊绒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深加工、精加工,更新设备和工艺,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全面提升绒纺产业的集中度和规模化,形成产业集群,扩大榆林羊绒产业上的基础优势,掌控羊绒收购市场话语权。积极鼓励我市羊绒毛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参加省商务厅组织的国内外大型展会;近年广交会设立“贫困地区特色产品展区”,市商务局每年都推荐2-3户企业参展,今后可推荐羊绒企业参展,为企业搭建客源平台。组建电商团队,把市场扩散至电商平台,推广实体店与电商平台同步销售的模式,扩大客户群体。

发挥我市羊绒毛资源优势,将榆林市羊绒毛产业博览会打造成国际高端专业节会,持之以恒强化区域特色公共品牌影响力,扩大绒纺业劳动就业,促进畜牧业发展,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将榆林羊绒毛产业创新发展融入到“一带一路”的产业大格局,把羊绒毛制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五)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牧工贸一体化

目前鄂尔多斯现代羊绒产业园有世界级的羊绒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了从源头的绒山羊保护繁育基地、原绒收储、原绒的分梳,染色、精粗纺纱、各种针型的编织、机织、成衣,到品牌推广、渠道建设、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鄂尔多斯持续进行着全链条的技术升级、管理改进。随着行业企业在羊绒产业链中的拓展,为实现从上游到下游的共同发展收益“企业+基地+牧民”的羊绒产业化模式将会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羊绒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协调发展,是今后羊绒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市有着得天独厚的羊绒毛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羊老大”、“蒙赛尔”等龙头企业优势,但部分养殖户为追求较高经济效益,引进产量高、细度粗的绒山羊对本地羊进行杂交、扩繁,导致陕北白绒山羊绒细度有变粗趋势。必须借鉴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维信羊绒集团“科、牧、工、贸一体化,产业发展一条龙”的科学经营发展理念,立足当地产业资源,实行资源转化战略,拉长“工牧直交、互利共赢”的产业链,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

(六)推动产业扶贫,实现产业富民

巴彦淖尔市兴盛绒毛洗梳公司在乡村发展家庭绒纺产业,目前家庭绒纺发展到42户,产值4.74亿元,年净利润42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500多个。在村党支部和公司的带领下,农户成立了巴彦淖尔市海龙梳纺合作社,形成的“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就业,让农民们实现稳定增收、脱贫致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我市鼎宏羊绒有限公司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探索出了一条“企业产地+贫困户”发展新路子。康赛妮集团是“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行业龙头企业,该集团与榆林市发展绒山羊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合作项目打造“榆林白”山羊绒国际品牌,计划在今后3年投资10-15亿元,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引领、合作社组织、农民参与、保底价收购的合作方式,助力榆林羊绒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

羊绒产业与扶贫工作相结合的项目新模式非常值得推广,两项工作持续推进,持续深化,将为彼此的发展迎来更广阔的前景。

榆林经济总量跃居西部第六、呼包鄂榆城市群第一,我市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我们须站在榆林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以“把榆林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为目标,发展榆林特色的轻纺工业,要充分发挥资源、地理优势,借鉴其他省市的优秀经验,围绕新时期市场需求变化和我市工业化的实际需求,以集群化发展为途径,争夺新时期防寒服产业制高点;在核心产业带动下完善产业链,形成独特的产业体系;从生产要素集聚中提升生产效率,从新兴科技中获得持续发展能力,从扩大内需的趋势中开拓并获得大规模、高附加值的消费市场。

推荐访问:榆林市 巴彦淖尔 鄂尔多斯市 关于榆林市与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灵武市羊绒毛产业对比分析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