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3-06-28 17:20:06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人大代表来自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人大代表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关于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人大代表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高度,对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充分体现了党对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人大代表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是新时期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重要指导意见。近期,本人深入各全市各县区、乡镇、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听汇报、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全市代表联系群众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摸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人民至上”理念,始终把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作为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措施,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搭建平台载体,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促进人大代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维护民利,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在制度建设上做文章,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制度建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一系列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文件,为做好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提供制度遵循。一是在“普遍联系机制”上做文章。换届后,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市人大常委会同代表联系、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工作的意见》,确定每位代表相对固定联系原选举单位的县区或乡镇人大代表*名、群众*名。为贯彻落实*办发〔2022〕**号文件精神,结合**市实际情况,提请市委印发《中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完善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并就驻连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固定联系下级代表作出具体安排,实现五级代表联系群众“全覆盖”。二是在“重点联系机制”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建立完善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下基层必访人大代表之家制度,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不定期开展联系人民群众、基层代表代表活动。坚持主任接待日制度,年初结合常委会会议议题,排定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的接待主题和时间,广泛听取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全面了解点上群众的呼声,及时掌握一方群体的所想所盼,进一步提升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实效。三是在“监督联系机制”上做文章。大胆探索,创新建立一系列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制度。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守则》,从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人大代表回原选举单位或选区报告履职情况并接受评议,这一有效监督形式,届内实现每名代表至少报告一次履职情况。为促进人大代表主动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建立了市人大代表履职手册记录制度,及时记录代表履职活动及完成情况,促进了代表参加接待日活动、实地走访群众调研等活动的积极性。**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了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制度。

(二)在平台建设上下功夫,联系网络基本形成。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平台载体建设为抓手,坚持有形平台和无形载体相结合,深入开展“深化‘走进联’、画好‘同心圆’”活动,积极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搭建载体。一是在“线下平台”建设上下功夫。为代表就近、方便、广泛的开展联系群众工作,加快建设“人大代表活动室”、“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工作站”等场所。在全市范围内以“1+N”模式为主,打造1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之家+N个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代表固定接待日、座谈交流会等方式,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进家、进站开展联系人民群众活动。为进一步畅通在外务工选民联系渠道,去年,我们还出台《关于推进人大代表驻外联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地区设立人大代表驻外联络站,截止目前建成驻外市人大代表联络站*个、县区代表联络站*个。与此同时,加强“家站”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使“人大代表之家(站)”成为人大代表常态履职、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平台。二是在“线上平台”建设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依托人大网或同级电子政务外网等现有网络平台,以社交软件为载体,搭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全天候连心桥”,促进了代表与群众之间的即时沟通交流,提高了代表联系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截止目前,我们建立了“三微两端”平台,即全市人大代表工作微信群、代表小组微信群、代表联系选民微信群,**人大发布端、彩信客户端,实现了层层“套环式”联络群众网络格局,为代表高效履职创造条件,也拉近了代表与群众的时空距离。三是在“活动平台”建设下功夫。换届以来,我们把开展活动作为增进代表与群众的互动交流、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组织全市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围绕“两聚一高”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广泛联系身边群众,听取了解情况,收集汇总建议意见。深入开展“‘走进联”活动,每年11月份,紧扣市委中心大局,坚持上下联动,组织全市五级人大代表中集中开展“走基层、进家站、联选民”活动,更好地帮助代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充分发挥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激发代表在全市高质发展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这项活动,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中开展“走进联”活动,画好新时代“同心圆”活动的意见》。

(三)在意见处理上动真格,履职热情不断高涨。高度重视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在收集整理、交办处理、反馈意见三个环节上强化举措,务求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在“意见收集”环节动真格。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收集到意见,一般以县区为统计主体,以代表之家(站)为单位,代表收集到的意见及时上报所在人大代表之家(站),由人大代表之家、联络站负责人对有关意见进行梳理汇总,有关情况及时上报乡镇人大主席团或街道人大工委。同时,就一些涉及到地方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鼓励和支持代表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在大会期间提出。二是在“意见交办”环节动真格。从财政经济、城建交通、生态文明、社会保障及劳动就业、教科文卫、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及时将选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分类。按照分级交办的原则进行处理,属于县区或乡镇处理的意见和建议,由县区和乡镇街道人大转交相关部门和单位处理,或作为代表议案(建议)在人代会期间提出;属于市级以上处理的意见和建议,代表要作进一步调查研究,在全国、省、市人代会期间以议案(建议)形式提出,促进有关问题得到解决。三是在“意见反馈”环节动真格。对于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代表能当场答复的当场予以答复,不能答复的交县区和乡镇街道人大转交相关部门和单位处理的意见建议,有关承办部门把办理意见书面答复代表后,代表或者所在乡镇、街道人大需及时向选民群众进行反馈。我市部分县区乡镇人大先行先试,探索建立代表联系群众意见反映和处理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县首创的“一题三单”制度,灌云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工作室代表反映问题办理制度,灌南县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处理办法,海州区选民意见建议交办及反馈制度,等等。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虽然**市人大常委会在推进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发展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些不足。

(一)在提升代表联系群众主动性方面,办法“捉襟见肘”。目前,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仍以被动参与联系为主,基本处于“促一下、动一下”的状态,在主动联系人民群众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位、失声现象。从法律层面来说,《代表法》对于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方面规定较为原则,加之地方人大缺乏刚性约束手段,联系活动在实际中容易流于形式。从现实层面来说,由于我国代表实行的是兼职代表制,代表都有自己的工作,往往由于自身事务繁忙,造成代表履职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到位。有的代表在与选民联系时比较被动,仅限于参加组织上安排的活动,主动与选民联系沟通不够,很少深入到群众中去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

(二)在提升代表联系群众实效性方面,履职“浅尝辄止”。从实际工作中看,部分代表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问题,没有注重实际效果,人民群众的认同感不高。主要表现在,一些代表在走访或接待群众时,满足于见见面、说说话,没有深入了解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以至提不出有份量、有影响的议案建议;有的代表职责意识不强,总以工作忙为由,很少联系群众,对社情民意了解不多,导致在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时只能少发言,或者说空话套话。有的代表缺乏联系群众的经验,对接待人民群众有所畏惧,怕联系后许多问题缠在身上又解决不了,尽量回避减少麻烦,从而导致联系群众的实效性减弱。

(三)在提升代表联系群众服务水平方面,市县“力不从心”。目前设区市、县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机构以及乡镇街道基层人工作力量较为薄弱。县区人大人事代表工作人员基本都是挂靠人大办公室统筹,人员编制较少,难以适应新的工作形势和任务要求,影响了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的开展。乡镇街道人大更是如此,一些乡镇人大包含主席在内,负责人大工作的人员普遍不超过3人,还有一些未能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部分乡镇人大实际上形成了人大主席唱“独角戏”的局面。因此,服务代表工作机构的工作力量配备显然与新形势下对代表工作的要求相差甚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常工作的开展。

三、相关建议

(一)切实增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广泛宣传《代表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高代表的思想认识,增强联系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代表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代表联系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效解决“不想联系”的问题,使代表实现从“要我联系”到“我要联系”的转变。教育引导代表树立为民代言的崇高使命,做到广泛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同时,引导代表讲究工作方法,强调联系实效,防止“联系群众”变为“麻烦群众”、“方便群众”变为“影响群众”。

(二)切实增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代表的培训力度,要把代表学习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加强代表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等基础上,对代表如何开展联系群众活动,如何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如何撰写议案建议进行专门培训。要引导代表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把代表履职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带着问题、带着专题去开展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真正做到凝聚民心、集中民智,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要高度重视代表联系人民群众过程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的处理工作,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受理、反映、跟踪、答复、反馈”工作机制,切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进一步反向促动代表联系群众的积极性提升和人民群众向代表反映问题的主动性。

(三)切实增强代表联系群众的“服务弱性”和“监管刚性”。健全完善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机制,不断提升服务代表履职的水平。积极搭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活动平台载体,为代表联系群众开辟更多的渠道和途径。要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和优势,探索“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微信群”等新方法和新形式,推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更广泛、更便捷、更直接的联系。要进一步加强对代表履职监督管理的力度,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探索建立不称职代表约谈机制、退出机制,推动人大代表履职监督管理工作走入“深水区”,促进代表更好的发挥人民群众与党委、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切实完善基层人大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力量配备。省级层面统一推进市县两级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服务处室,乡镇、街道人大成立代表联络服务中心,并明确处室编制、人员数,解决代表工作机构服务代表人员不足、力量薄弱的问题。并将其作为省人大党建考核工作关于市委支持保障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重要内容,加强日常督查,切实解决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工作机构最现实的问题。

推荐访问:人大代表 调研报告 联系群众 关于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