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部思政司在2023年工作要点中明确要求要以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牵引,着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上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价值遵循、描绘了实践图景。近年来,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高歌猛进,深刻改变了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产业模式与组织形式。作为引领价值导向、输出主流思想、塑造行为规范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必将成为一个新的议题。
一、数字思政的生成机理
在数字化潮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融、共通、共进的演变中,数字思政应运而生。“数字思政是将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机器学习和相关算法为核心,对在线思政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自动化决策。”
1.政策指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凝心聚力、统一共识的职责使命,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势必要遵循教育数字化的行动战略,从根本上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要素与关系、系统及外部环境关系进行重塑。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始终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首先,在“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发展正确的政治方向,保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其次,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精选数字化内容供给,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源头活水”,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健全人格、有崇高精神的时代新人。再次,在“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表达是核心,因事关教育成效及改革成败,须紧跟育人环境变迁,创新育人形式。
2.技术赋能:数字技术催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样态。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人们可以摆脱物理世界的现实约束,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这与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念契合、目标一致。数字技术创设的世界不是科技领域鼓吹的乌托邦,而是一个全真的全新数字世界,可视化技术将抽象的育人内容具象化,以生动鲜活的视觉冲击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图像、音视频等直观形式传递给受教育者。教育者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受教育者的学习偏好、需求等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借助算法开展动态评估,关注个体差异,深度挖掘数据价值,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数字技术将推动互联互动的数字思政教育场域的形成,使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开放式、沉浸式的数字空间动态建构与交互成为可能。
3.需求策动:思想政治受教育者群体特征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性的政治导向、价值引领、理念培育功能,然而育人场景单调、重复,缺乏个性化、精准化育人指向,育人形式、手段新意不足,难以满足“平视一代”的教育需求。“95后”“00后”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表达个人观点,对数字技术变革引发的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持拥抱态度。数字思政是网络思政的延展升级,集开放网络、海量数据、智能技术于一体,三者互为驱动、良性循环,既能归纳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性规律,又能提炼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需求。在数字化浪潮的助推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活起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多方的供需平衡,持续推动思政内容与实践的优化迭代。
二、数字思政的价值意蕴
数字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彰显时代价值的数字化变革,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从可视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数据留痕”中重新把握受教育者思想与行为变化、发展的规律,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模式、手段。数字思政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搭建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分布式全真空间。
1.焕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铸己”上下功夫,遵循教育内容的学理性,不囿于教育内容的边界性,深挖、整合、编排具有育人价值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数字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文化、社会、课程等维度转化为可视、可动、可感的场景化应用,构建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为表征的仿真空间,实现受教育者超越当前认知的感官刺激、心灵触动。在虚拟世界的情境中,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催动,教育主体可以借助数智化系统激发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充分激活受众的感知系统,在共情、共鸣的立体化数字生态氛围中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2.培育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引领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数字思政体系的“四梁八柱”,肩负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与主动权的艰巨使命。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须“主动出击”,推进以数育人、以数化人,生产具有感召力与影响力的思政产品,多向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丰满度、教学课堂的生动性、教学形式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在海量信息库中研究数据规律、挖掘受教育者的思想需求,通过智能算法形成动态数据模型,有效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匮乏、样本有限、局部调研的巨大势差,助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形成适恰的话语表达,培育教育引领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感、亲和力与渗透力。
3.释放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鲜活力。在数字技术创设的新空间,受教育者已由数字内容消费者转变为创作者与传播者。数字技术为解缚数据、信息的时空约束提供了可能,将师资队伍、课程资源数字共享,优化融合育人资源,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借助VR、AR、MR设备及集成嗅觉、触觉、味觉的体感设备模拟五感,能够实现真正沉浸式的全身交互体验。数字化时代,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诊断平台通过对受教育者学情的精准分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智能介入及教育成效的量化测评,即可实现教育目标、教育形式与内容的精准匹配。教育者可以在思政资源库中抓取时事热点、热词热句及创新理论,将鲜活素材高效便捷地生成符合受教育者“口味”的语言及案例,以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回应现实观照。受教育者可以“畅游”在数字学习平台,锚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体系,实时与教育者互动交流,靶向解决疑难困惑,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接受理念熏陶与价值塑造。
三、数字思政的实践路向
数字思政由技术与社会二要素互构而成,教育主体在拥抱科技变革的同时也要防范转型过程中的风险挑战。因此,寻觅数字技术与价值引领的契合点是数字思政的核心命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自如“穿梭”于数字虚拟空间与现实物理空间,构建适应时代发展、以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思政体系。
1.系统整合推进精准化供给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思政模式创变的源泉,经数字化技术赋能,将现实世界中的资源带入更高维度的虚拟世界,并在虚拟世界中构建相应的“数字孪生”生态系统,从而达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互相作用、虚实相生的效果。第一,要注重将体现文化自信、民族精神、大国担当的优质资源合理数字化,纳入课程教学案例库,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理性之余夯实理论支撑体系。第二,要结合受教育者的个体特点、时代特征、内心需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精准画像,建立针对性强、亲和力足的立体教育资源库。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作为,主动打破时间与空间的藩篱,创作兼具思想深度、形式新颖的数字化思政教育素材。其一,把准数字思政内容的政治取向,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性,防范泛娱乐化内容的渗透。其二,在开放交流、互鉴互通中有机整合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学术资源、实践资源,以点带面推动数字教育资源互联互通,为高校内部各单位、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之间搭建贯通“数字孤岛”的桥梁,实现优质数据与内容传播路径的“四通八达”。
2.聚合数字素养高的复合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数字思政构建涵盖目标转型、教育范式及核心实践的深层次变化,必须坚持通过人、依靠人、为了人来推动教育转型,以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为根本,延续人的主体精神。数字技术如同“鸟之两翼”,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熟练驾驭数字技术,涵育数字素养,明确数字技术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前提,保持数字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度张力,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其一,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增强数字意识,洞悉数字化技术的机理与育人优势,以主体价值理性牵引技术工具理性。其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敢于“出圈”,将田野乡村、科研院所、工厂车间“搬”上“云端”,与革命人物、时代楷模、大国工匠时空对话,将思政课堂打造成集科技力度、理论温度、学生热度的新式课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作日常、融入平常,巧用、妙用、善用党的创新理论。
3.营造全覆盖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育人生态。“十四五”规划与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将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有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与运算能力,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应围绕国家的政策目标,在虚拟空间谋篇布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价值育人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受教育者的现实行为为导向,构建全覆盖式的数字思政育人生态。其一,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处理好人机两大主体的关系问题。数字技术始终无法替代人的主导作用,须防范数字技术的过度使用。其二,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制定行之有效的数字管理规定,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升级校园防控机制,消解数字技术“异化”的风险。为持续优化数字思政育人生态,育人主体要理性开展原创性、智慧性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将环境增量转变为发展增量,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全面释放数字化教育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