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工作中职场励志文章

时间:2023-01-10 15:5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关于工作中职场励志文章,供大家参考。

2023年关于工作中职场励志文章

再牛掰的梦想,也经不住你一如既往如每天吃饭般的坚持。没有人的命运是盘注定会输的棋,用有限的人生活出最大的格局。只要坚信,我们一定可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工作中的职场励志文章,供大家参考。

职场励志文章1

前晚刷朋友圈时,有一个朋友的动态让我足足愣了十分钟。

那条动态是曾经教过我的一位舞者老师发的:为我女朋友自豪,今年女生代表——阿欣,将代表中国popping(街舞)参战KOD(全球街舞大赛)。

在朋友圈看到这条动态的那一刻,我的心抽痛了一下,突然间,莫名的想哭。代表中国去参加国际比赛,其实…也是我的梦想。可这些年,我却辜负了它。

我是初三的时候才接触街舞的,刚开始,我对街舞的感觉就只有帅而已。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视频上看到了一位中国舞者代表中国队去和其他的国家比赛。

在国际赛事上出现的五星红旗,那种一个人代表一个国家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还有舞者在战场上发自内心的激动,兴奋和喜悦,一下子就点燃了我。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太酷了,我也要成为那样的人!

可是,我不敢和任何一个人说出我的想法,特别是我的家人。

因为在他们传统的思想体系里,好好读书,上好大学,考公务员,进体制才是王道。所以,别说跳街舞了,哪怕是现代舞和民族舞,都很难得到支持。

于是,在课余时间,还有周末,我只好偷偷练习,带着耳机,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刚学那会儿,我跳得真的挺菜的,但因内心有一份炙热的梦想,所以动力满满。甚至有时候,做梦都会笑醒。

那时候离梦想最远,可内心却最坚定。

上高中后,我舞技慢慢开始进步,也进了学校的街舞队。

在圣诞晚会的时候,我同时出演了三个舞蹈节目,其中有一个是和一个小伙伴的独舞。当晚的那只独舞,几乎high翻了全场。

我记得,在台上跳完谢幕的那一刻,聚光灯打到了我的身上,我眼眶不禁开始湿润了。离梦想,我又近了一步。

那晚以后,学校很多人都因舞蹈知道了我。后来,有一位学校里的舞蹈老师说我很有天赋,问我有没有意愿做一名舞蹈生,走专业的舞蹈道路。那一刻,我心动了。

我试着鼓起勇气和家里人商量和沟通。可最后,却以家里人的那句“跳舞当爱好就好”终止了这场谈判。

为了让我考一个好大学,在家人同老师的再三商议下,建议我去学画画,然后以美术生的身份去考大学。原因是:美术生比文理科生更好考大学。

故事的发展并不和大家所看到的励志鸡汤或者美国漫威电影里的主人公逆袭那样。我没有反抗,而是乖乖妥协了。

“真是怂!”

看到这是不是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其实,我也觉得。

我不是没有挣扎,而是输给了家里的这样一句话:你要是硬要走你自己的那条路,日后受挫失败后悔找不到工作,你全权自己承担!

当时,在对外面世界了解不多的认知下。我的梦想,一瞬间,失去了自信心这个筹码。

没想到一失去,我竟三年,都找不回它。

我的确学了美术,但只考了一个二流大学,不是我没用心,也不是在和家里人赌气。

相反,我几乎用尽了全力,但在成千上万的美术生竞争中,我还是败下阵来。

上了大学后,我第一时间,就是想去大学的街舞社团看看。

去了之后,我看到很多舞技非常厉害的小伙伴。那一刻,我竟没有兴奋的感觉,反而是畏惧和失落。

后来在街舞社只呆了几个月,我就以专业课太忙为借口,退出了舞队。退队的时候,其实我的舞技要比刚学那会儿厉害很多,但是,我却失去了刚开始那份对梦想的坚定。

也许会有人说,不坚定说明这个根本算不上梦想啊,顶多算一个目标。

我起初也是这么对自己说的。可是,在今年过年前夕的一次生病当中,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疲惫地睡着了。我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在舞台上跳舞,跳着跳着,我竟哭醒了。

哭着哭着,我想到了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那一刻我才明白,扼杀青春,辜负梦想,不是太过遥远无法实现,而是由本该竭尽所能地去追寻,变成了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要工作,没办法。”

“太忙了,只能先搁置了。”

“梦想对我来说,太奢侈了。”

“要带宝宝啊,哪里有时间?”

是真的没办法,没时间,没精力,还是在怕?怕做不好,怕失败,怕跌倒受挫?

是不是觉得,与其承担这些未知的风险,还不如避开风险,逃避梦想,不做就好了?

如果你能过好当下的日子,享受目前的生活,那也挺好的。但很多人不是啊,他们一边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一边带着心中的不甘心,纠结难受地生活着。

人生最可悲的不是追梦失败之后的打道回府,而是逃避梦想的放弃出发。

克服心中的恐惧,昂首阔步的上路,大不了,输它个一阵子。畏畏缩缩地逃避,那你会因为心中的不甘心,输一辈子。

文中刚开始说的那个代表中国去比赛的女舞者阿欣,就是带着勇气上路的人。

大家要知道,在四五年前,中国的街舞发展并没有现在那么成熟,要靠这个养活自己,真的是相当困难。

可阿欣并没有向生活妥协,而是坚定心中的梦想,苦练舞蹈。那时候她除了吃饭和睡觉,一练,就是一整天。

苦练两年后,她上了浙江卫视的中国好舞蹈,进了郭富城老师的战队。从那之后,很多街舞舞者,都认识了阿欣。而今年,她又将代表中国队去国外比赛。

很多人说她天赋异禀,可很少人知道她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多少。有时候会因为一个细小的动作跳不好而反复练上七八个小时,最窘迫的时候,她一边打着不稳定而且收入很低的兼职,一边跳舞。

也许很多人不能像阿欣一样,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许很多人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但是,那只是对最差结果的设想而已,你都还没上路,就别急着给自己做自我审判。

未来怎么样,谁都说不准。

对梦想的最大遗憾,不是受挫和失败。而是多年之后回想当年的那一声长叹,还有那句,我本可以。

如今,我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并且已经行动。在毕业季的来临,我并没有和其他小伙伴一样,去应聘公司的职位和工作,而是选择了靠写作和公众号的绵薄收入来维持自己的舞蹈梦想,因为这样,跳舞的时间和精力才会更多。

你也许会说我不知天高地厚;你也许会觉得我还是太过天真;你也许会说我迟早会给现实所打败。我不否认前方会遇到的所有挫折和压力,但我想趁自己没死心之前,再为梦想挣扎一下,折腾一把。大不了给现实碾压成“肉泥”之后,打道回府,重新应聘工作。

输就输呗,输,至少让我输个此生无憾吧。说不定哪天,我就成了一名了不起的舞者呢?说实话,看着别人实现自己梦想的感觉,挺不好受的。所以这一次,我想自己来。

你呢,要带着自己的梦想,一起来吗?

职场励志文章2

年前,我去新华书店买字帖,偶然碰见了大雄。

彼时他正站在两个硕大的书架中间,一丝不苟地看着手里的书,认真的样子,一如学生时代的模样。

我轻轻走过去的时候,他刚好抬起头。

看到我,他先是有点儿惊讶,然后咧嘴一笑,看得出来非常开心。

大雄是我初中同学。

肥胖、沉默寡言、成绩差,当这三个标签打在同一个人身上,难免就会沦为特殊的存在。

听说他小时候一次生病,高烧久久不退,留下了后遗症,所以较于常人,他的学习能力与反应稍显迟钝。

初中时代的我们,其实正是伤害力最强的时期,全身满是倒刺,拥有强烈的自尊,却不懂得尊重他人;害怕成为旁人的笑料,却又习惯以刺激他人的缺陷与痛处为乐。大雄自然就成了班里同学取乐的对象。

最开始的时候,慑于大雄硕大的身材,很多人还比较收敛,只是稍作附和,可后来慢慢胆大了起来,并将之演变成了调剂学校枯燥生活的一部分。

再到后来,大雄看书会被笑、走路会被笑、吃饭会被笑,甚至上课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也会被笑。

特别是后来有一次,大雄的爸爸来学校给他送东西。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大雄的爸爸走路跛着脚,身子像跳舞般一上一下。班里同学变本加厉地取笑大雄。

“大雄,你脑袋这么大,成绩还差,到底里面装的什么啊?”

“大雄,听说你小时候发过高烧,难怪这么胖,原来是因为热胀冷缩啊。”

“大雄,你成绩这么差,以后还是跟你爸爸学跳舞吧。”

开始的时候,大雄会红着脸竭力辩解,但这种局促不安的神态只会迎来哄堂大笑,后来慢慢地,他便开始不再辩解,只是沉默以对。

大雄在班上没有任何朋友,背着一个硕大的书包,形单影只地上学放学。

我对大雄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从初二开始。

新学期开学,我和大雄成了同桌,我逐渐发现在很多地方,他都超出了我们平时对差生的认知与定义。

大雄的成绩在班上总是“吊车尾”,按理说,这样的人对学习极度厌恶,甚至早已放弃。可大雄似乎不是如此,甚至在我看来,他对读书有着近乎偏执的狂热。

他上课的时候聚精会神,认真做好每一处笔记。练习的时候也会为一道题目冥思苦想良久,直到求得一个不知对错的结果。

有一次,我瞥见他咬着笔杆,为一道数学题绞尽脑汁,在草稿纸上不停演算。但很明显,他在最开始的时候思路便已经出现了错误,所以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正确的结果,我忍不住便指了出来。

他望着我愣了愣,很明显他没想到我会主动这样正式地和他说话,而不是平时那种恶意的打趣。而后他咧嘴一笑,对我憨憨地说了声“谢谢”。

后来相处久了,我们也逐渐熟络了起来。我发现他在知识的吸收以及学习的理解能力上,较于常人确实有些迟钝,但也绝对是正常人。而且很多时候,因为内向的性格,以及我们平时对他的取笑,使得他在面对难题的时候,羞于询问别人,从而花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在错误的解析里,甚至直到最后都未能得到正确的解答。

我曾问过他以后的打算,他欲言又止,憋了好久才小心翼翼地对我说:“我爸妈说反正我也考不上大学,还不如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也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可我还是想读书。”

本来我想打趣他几下,但看到他满是期待的眼神里透着一丝忐忑,我终是没有说什么。

大雄和我熟络后,便经常找我询问题目,这样他不但节省了时间,更规避了很多错误的解答,再加上一如既往的努力,那次期中考试,他由平时的“吊车尾”一下子跃升到中游。

我认为我给他最大的帮助,只是让周围人能更公平地对待他,至少因为有了我这个朋友,也因为他成绩的提升,越来越少的人再去恶意地捉弄、打趣他。而他却让我看到了一颗在困境中坚强努力到闪闪发光的灵魂。

不过,他往后的成绩也只是卡在中游便无法更进一步。对于学习,他比我们绝大部分人都要努力,却始终得不到一个相应的结果。

这个世界,或许真的没有公平可言。有些人不费吹灰之力唾手可得的东西,也许在另外一部分人那里,却需要付出千万倍的努力,并且仍不可得。

而生活更是不可预测。临近中考的时候,大雄突然辍学了。

对此,我也没有太多惊讶,甚至反而觉得这也算是理所当然,毕竟结合大雄的家庭状况,以及他自身的学习能力,这算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往后很久我都没有再见过他,只是听说他去了外地打工。

再往后,便再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

此时再次相遇,虽然他仍是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但完全没了往日的那种内向与局促。

在书店外的咖啡馆里,我听他轻描淡写般地讲述他这些年经历的过往。

辍学后,他便跟人去了沿海。

由于尚未成年,只能寻找一些黑工厂,做着流水线的工作,拿着低于正常水平的工资。

第一份工作是拼接塑料包装盒,工作内容很简单,把两个塑料成品对接,然后卡在一起就行了。刚去的时候,一天工作下来,十根手指钻心地疼,但是第二天还得继续上班,直到过了半个月才渐渐适应下来。

那时候,虽然他疼的是手指,但恐慌的却是内心,每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就想,难道我这辈子就要重复我父母的路,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中日复一日,直至死去?

那种对现状的不甘,以及对未来的恐慌,像一头巨兽张开猩红大嘴将他一点点儿地吞噬,咀嚼着他的神经。

领到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一共几百块钱。他拿在手里,走在回寝室的路上,突然觉得生活不应该如此。

其实,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没有读书的天分,但他想至少自己还有一副强壮的体魄。

半年后,他便去了一家汽车修理店做学徒,包食宿,但没有工资。由于年龄小,经常受到其他师兄的使唤,但他觉得很开心,因为勤恳老实,师傅也很喜欢他。

如今,他和人合伙开了一家小型汽车修理店,闲暇的时候,便到书店逛逛,看到喜欢的,偶尔也会买几本。

与他道别的时候,他突然抓住我的手,说:“那时候,我真的非常感谢你。”

我自然知道他感谢我什么,但我何尝不感谢他。在后来的人生里,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挫折与困难,我始终都记得那颗在黑暗中永不黯淡的心灵。

或许,他现在仍需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但那又怎样?我能从他清亮的眸子里,看到他一如从前,从未放弃过对人生与未来的渴望。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坚强得让人热泪盈眶。

鲁迅先生曾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是的,真正的强者,是那些哪怕行走在漫长的黑暗中,还能闪着明亮的眼眸穿行而过的人,是那些哪怕处于幽邃的沟壑里,仍然不忘仰望星空的人。

职场励志文章3

曾经我的字很丑,而且是那种“天下谁人能识君”的丑。

初中的时候,老师提名班里写字最“狂野”的四个人,并给他们颁奖“四大草书大王”。我遗憾落选,因为老师觉得我的字已经脱离了文字的范畴,仓颉再生都无法做出评判,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鬼斧神工”。

同学们经常拿这个对我开玩笑,老师也屡次劝我“改写归正”。

当然,最为光火的便是我老爸,他始终认为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迹完全可以代表他的精神气质与生活态度。我觉得这个想法压根就是胡说,他只是因为自己写得出一手不错的字,所以大有一种“老子英雄儿狗熊”的愤懑。

而我,却从未因为我的字迹而感觉到丝毫不适,更谈不上羞耻。甚至得益于我还过得去的文笔,作文一直被老师拿来当范文,所以我反而会在心里有点小得意:字不好怎么了?你们照样望尘莫及。

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高中毕业。

刚上大学那会儿,我决定参加学校的文学社。入社考核分为现场笔试和面试,现场笔试就是在一个小时内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书评。

待笔试全部完成,然后就是根据考卷提交的顺序一个个进行面试。轮到我的时候,我明显发现坐在正中间的一位学姐拿着我的考卷满脸愁容,坐她旁边的两个哥们儿则强压着笑意。

当时我也略觉尴尬,还好他们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在问了一些小问题后面试便结束了。刚出门,我突然想起包落在了里面,返回去的时候一推开门,我清晰地听见那女生对她旁边的学长打趣道:“他的字比你的还艺术哦!”这句话落在我耳里甚为刺耳,我假装没听见,进去拿起包便往外面走。

在即将出门的一瞬间,憋屈的我又返了回去。原谅我当时就是一个敏感、傲娇的冲动boy,仍保留着高中时代的“流氓匪气”,在他们的目瞪口呆中,我拿回卷子,抛下一句:“对不起,我不入了。”

回去的路上,我将整个事件在脑海里回放了一遍,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刚刚自己的行为不但幼稚而且没品,丢了面子又失了里子。

而追溯我冲动的源头,便是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羞耻感。

只不过曾经自己一直置身于熟悉的环境里,面对同学的玩笑、老师的调侃,甚至父母的苛责,这种熟悉将内心的羞耻感进行了无限的遮掩与弱化,而自身还过得去的文笔在和潦草的字迹进行对比后,这种强烈的反差更加催生了我叛逆时期的满足感与虚荣心,让我长期沉浸在一种“以耻为荣”的思维怪圈里。

而现在,当自己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便失去了潜意识里自我蒙蔽的遮羞布,面对陌生人对自己字迹的调侃,隐匿在心底的羞耻感立马显露了出来。

自那次以后,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去练字,并在网上买了很多字帖。每当我想偷懒或是觉得无法坚持的时候,便会回忆那天的场景,一种无法言说的羞耻感哪怕隔着漫长时光,仍能一下子戳中我敏感的神经,督促我继续坚持。

直到现在,我的字迹丢在人群中,虽然仍是毫不出色,但也算得上中规中矩,至少在别人那里再也捕捉不到皱眉的表情。

曾经我在某篇文章中提到过,很多人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妄自尊大,要么妄自菲薄。但在它们两者之间,还存在一种同样致命的思维误区,那便是由于长期缺乏适当的羞耻感,而形成的一种阿Q精神般的盲目乐观。

比如,你处于一个圈子的底层,但是你却未觉丝毫不适,更不思考如何去改变与提升自己,在圈子的底层怡然自乐,更“恐怖”的是有人还因此扬扬自得,给自己打上一个“淡泊名利”的伪标签。

前公司一个职场前辈,在公司待了近十年,和他同一批进入公司的人,基本都早已离开公司,踏入了更好的平台,更有甚者自己开了公司成了老总。而现在公司的那些项目总负责人,都是比他晚入公司的后辈。

即便我们这些刚毕业没几年的人,也一个个开始往上走,唯独他一直坐着一个项目负责人的位置雷打不动。

不过他有一个“优点”,就是面对其他人的玩笑,都能泰然处之,和我们这些年龄小了一大截的年轻人也能打成一片,并常以“淡泊名利”作为座右铭。

纵观他的工作状态,下班时候按时打卡回家,再忙也从不加班。公司项目多的时候也不争抢,甚至巴不得你们全拿走,年底别人都是至少五位数的奖金提成,他拿着3000元的月薪不亦乐乎,一遇到紧急状况便需东凑西借。已过而立之年,他却仍是囊中羞涩、孑然一身。

此时,再去回观他所谓的“淡泊名利”,却成了一种莫大的讽刺。

功成名就后豁然放下,那叫淡泊名利,而如果这个词语从一个一无所有、毫无建树的人嘴里说出来,那只能是不思进取。

究其根源,他就是缺少了一种羞耻感,所以才能淡定地面对周围的流言蜚语与异样眼光。且与曾经的我不同,他是彻底抛弃了心底的羞耻感,使得自己陷入了“温水煮青蛙”的意识陷阱里,彻底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古语有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就是说一个人不可以不知羞耻,不知羞耻的耻,更是无耻。而保持适当的羞耻感,更能规范你的行为准则,提升你的素质修养。

去年,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地铁凤爪女”事件,面对全民一边倒地指责、“讨伐”,当事人表示拒不认错,因为她认为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影响到地铁上的公共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

很显然,她为自己辩解的理由,便是以绝对的规章制度来衡量自己行为的对错,却忽略了在群体社会中,规章制度只是一种面向全体成员的制约手段,它具有强制性,但因为要涉及人权等诸多方面的考虑,所以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很多时候需要有一种自我约束。

可以这么说,绝对的规章制度可以从身体上对一个人进行制约,可那仅仅只能说明你遵守了最基本的群体秩序;自我约束能力才是最终决定一个人品行与修养的内在因素,而形成自我约束最好的方式便是培养自己的羞耻感。

因为你的内心潜伏着一种羞耻感,它会对你的个人行为时刻进行自我监督,将你的个人修养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人生路上,务必保持一种适当的羞耻感。

它不一定会助你最终走向成功,但它可以增强你对目标的饥渴度,让你在面对失败与困境的时候也能保持更强的韧性。

它无法瞬间提升你的学识和技能,但它能够让你更好、更舒适地生活在群体社会里,由内向外散发出一种高贵的修养与情操。

而且有一点毋庸置疑。

那就是相比当下,你终将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职场励志文章4

最近去各个城市做读者见面会,见到很多年轻人,跟他们交流,无一例外地:焦虑,迷茫,没方向,一无所有,着急……

但,这些“月经式”问题,谁年轻的时候没痛过?

一、从学校到公司,这条路有多长

刚工作的时候,我比现在有个性多了:我老板是区域总监,在她下面的一位大区经理(我非常不喜欢的一个人)让我做一份数据表格。

实际上,每个大区经理都有自己的助理,但他说自己助理太辛苦,让我做。

结果我不服,直接发了一封邮件给他,抄送我老板,把我的岗位说明书发给那位大区经理,跟他说:在我的工作职责里面,没有一条是需要服务你的。

现在想想,当时老板真的挺宽容我的,因为这样一来,她会处于很尴尬的境地,那位大区经理会以为,我的行为是我老板指使的。

反正,换做是我现在,遇到当年的自己,肯定火冒三丈。

那时候,还经常跟同事一起抱怨:公司培训机制不行、学不到东西;老板不民主、一意孤行;上层不体察民情、听不到员工的声音;公司太看重短期利益、不考虑长期发展……

等到后来,自己做管理者,才知道,一个团队的管理、一个公司的经营,远远不是我作为一个初级员工所想象的那样。

有很多文章,批评年轻员工不负责、不会站在老板角度考虑问题。但要我说,这些都没说到点子上,即:从学校到公司,到底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区别就是:你给学校付钱,但公司给你付钱。

所以在学校里,老师为你服务,有义务帮助你学习;但在公司,你是为老板服务,有义务帮他解决问题。

对这个概念的模糊不清,是导致我们在职场屡屡受挫的最大障碍。

因为如果不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知道:应该站在老板的角度,去了解他需要什么,而不是要他站在我们的角度,来关心我们要什么;不应该像在学校跟老师相处那样,向老板寻求答案,而是要主动学习,帮老板找到答案。

在中国教育体制下浸淫了20年、习惯了向老师寻求标准答案的我们,在进入公司之后,能够多快地抛弃这种惯性,从而在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面前,去主动学习和思考、摸索解决方案,基本上决定了我们最初5年的职场上升速度。

二、焦虑感什么时候才会消失

科比说他见过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我没见过,但我见过上海凌晨4点的样子,因为那时候我还没睡。

不是因为在工作,而是因为我焦虑,睡不着。

毕业那年,在没有任何实习经历的情况下找工作,所以第一份工作找得不好。

工作三个月后,就发现这个职位几乎不可能有什么发展。

从此就一直想要逃离,但毕业半年,谁会要你呢?于是经常焦虑、自我怀疑,总会想:我这辈子是不是就这样了?是不是就要困在这儿了?

还好,一直都在关注外部机会,最后幸运地进了咨询公司。但马上又开始焦虑,因为进公司之后1个月,全球经济危机就开始了,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冻薪,甚至在传有可能会裁员。

如果被裁,那就意味着,我毕业1年,得第三次换工作了。

还好,又幸运地留在了公司。但公司冻薪了两年,不能加薪不能升职。

而且,公司还在那年取消了分析师级别,应届生一进来就是高级分析师了。这意味着,我毕业快3年了,还跟应届生的工资一样、职位也一样。

知道消息的那天,躺在床上焦虑得睡不着:毕业快3年了,事业还停留在起点,还没了男朋友,刚到上海所以也没有好朋友,租房子一年搬了6次家,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希望?

但后来,毕竟还是走出来了,经济危机终究过去了。

人生也终于开挂了,9个月完成别人3年达到的晋升、成为大中华区晋升最快的顾问、几次在1年内薪资翻倍、带着团队拿比赛冠军、转换到我喜欢的咨询业务线、买房子把家人接到身边、买东西开始不关注价格、遇到对的人……

当年焦虑的那些问题,如今都一一解决了。

其实,现在随便去问一个年轻人,都会发现,我的经历没有任何特别之处,这些问题都是大多数人年轻时候的必经之路。

只是,回头再看年轻时候那些焦虑的经历,我唯一想分享的经验是:在我们应对焦虑的时候,需要学会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

比如,意识到工作没发展,就把一切精力放在寻找转行机会上;经济危机的时候,反正也没法找到工作,就干脆埋头苦干,等到危机一过,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顺利之后,才开始考虑感情问题,之前都先放一边;再次遇到天花板的时候,就尽全力转换业务线。

这些问题,几乎没有哪一个是我同一时间花时间去解决的。

没钱、没男/女朋友、没地位、工作不顺、人际关系受挫……这些都是我们大多数人年轻时候躲不开的问题。

但是,当我们把所有问题混为一谈的时候,就会疲于奔命、无从下手,脑子里只有“焦虑”二字,一团浆糊。

只有当我们把问题掰开,逐个分析的时候,才会看到问题的本质,看到我们想要的“解决方案”,逐个击破。

现在,我经常会对那些看职场鸡汤的人嗤之以鼻,但倒回很多年前,那时候的自己,面对诸多问题、急于一下子解决、又没有头绪的时候,不也曾诉诸鸡汤、试图寻求一个简单粗暴的答案、慰藉自己的焦虑情绪吗?

等我们对鸡汤的粗暴答案嗤之以鼻、开始主动思考的时候,才是我们真正认识世界、开始解决问题的时候。

三、年轻的时候,做什么才不会浪费

线下签售的时候,有读者问我一个问题:我现在还年轻,现在的职业未必是以后要从事的,而且时代变化这么快,现在的工作也随时可能被淘汰。那我现在学的东西,是不是都白费了?我要怎么预测一下,未来10年的情况呢?

这个问题,几乎没人可以回答。凯文凯利在《失控》里面有句话:所有对未来的长期预测都是错的。

但是,虽然长期无法预测,有些东西是不太会变的。

《人类简史》里面提到,根据史学家的考证,只有智人能够表达出从来没看过、碰过、听过的事物,这种能力让他们得以聚集大批人力,灵活合作,从而战胜比智人更加强大的其它人种。

说白了,就是讲故事的能力。

而我们看今天,人类进化到这个阶段,讲故事的能力依然重要,不管你说服客户、说服老板还是说服投资人,甚至做自媒体,都很需要。

所以,不管行业、职业被颠覆成什么样子,有些核心的底层能力是任何时代、任何职业都用得上的。那么,只要我们掌握这些能力,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了。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都未必是将来想做的,也未必是适合自己的,从功利的角度讲,确实有些事情是会白费的。但我们做以下这些事情,是永远不会浪费时间的:

核心能力提升

就像上面说的,核心能力是能够让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这些核心能力,除了上面说的讲故事能力之外,还包括:快速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如果一份工作只能够给你知识和技能,却无法让你提升这些能力,那么就会是一份高风险的工作,因为当某种知识和技能不再稀缺的时候,你就很难有什么立足之本,瞬间回归起点。

而当你的工作能够帮助你提升这些核心能力的时候,即便转换职业,也只是一时下滑,很快就能够反弹上去。

认识自己的优劣势

过去给企业做咨询的时候,接触了很多人才研究,这些研究都试图发现:究竟是什么因素,让一些人可以脱颖而出,更容易成功?

最终会发现,知识和技能这些,都不关键,而能力,有不小的影响,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却是我们的天性:性格特质、动机、价值观这些。

似乎这是个悲观的发现,因为我们在成年之后,除非遭遇重大的人生变故,否则这些因素几乎是不可改变的。

既然如此,我们还需要白费力气去做什么努力呢?

但实际并非如此,因为这些天性,几乎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比如在我们的社会,似乎外向的人更有优势,因为可以更加快速地跟人熟络起来。

然而,内向的人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很少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更加倾向于深思熟虑,所以往往在思考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由此看来,任何天性,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

年轻的时候,我们不了解自己、不满意自己、不想成为自己,跟自己的天性对抗,但没有关系,这些对抗最终会让我们发现自己的特点、边界和意义。

等到了一定年龄,就会知道,不应该再对抗自己的天性,而是发现并顺应天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最大化自己的优势,成就自己。

接受无法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这才是我们得以向前的高性价比方式。

广结善缘

年轻的时候,要成就一件事情,靠自己苦干就行,因为那时候,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对事”,比如写好一份报告、解决一个问题、克服一个技术障碍等等。

而随着年龄增长、地位提升,要成就一件事情,靠苦干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的工作变得主要是“对人”,比如管理团队、说服客户、拿到投资等等。

所以,越往上发展,你越需要与人交往,越需要更多的资源,越需要他人的帮助。个人英雄主义,往往会成为一个人未来发展的最大天花板。

但人际交往这样的事情,不会是一次性的利益交换,而是基于长久积累的信任。

如果我们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计回报地给别人提供一些帮助,你将会在后面几年的人生中,收获意外惊喜。

我自己在几个月前开始创业,现在圈外的课程设计负责人,是我的前同事,一位非常资深的项目经理。

她本身对创业不感兴趣,在做自由顾问,但因为我们课程设计的要求很高,初创阶段又没有足够的钱,所以很难找到适合的人。

她就拿了相当于自己做自由顾问1/10的工资,帮我设计课程、培养我们的课程教练、带团队,丝毫没有犹豫。我几次觉得不好意思,想要多给她一些回报,她跟我说:“等你做大了再说,我现在还不缺钱。”

然后,最近因为我们产品内测,需要更多的课程迅速上线,她甚至推了报酬丰厚的咨询项目,投入了更多时间在圈外。

我从前极少麻烦朋友帮忙,但这段时间,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感觉自己消耗了前10年积攒的人品。

所以人际交往这个事情,真的是个长期投入,如果在你想用的时候才去培育,是来不及的。

年轻的时候,能多帮别人就多帮,别去计较一时得失,过几年自会发现,“帮助别人”是你在年轻时候做的最有价值的投资。

读完这篇文章,年轻的你就能接受并照做吗?未必。

你们可能会说我是在倚老卖老、讲大道理。然而,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有趣之处,总要自己痛过,才会愿意领悟。

年轻的时候,有的是资本去试错,也应该去试错,唯有如此,才能够从中吸取教训,通过与现实的碰撞不断探索自己的意义,最终走向心智成熟。

还是那句话,只要还年轻,对未来的恐慌、对成功的渴望、对未知的不安、对想要而不得的不甘……这些弯路,该经历的都一定会经历,该焦虑的也一样都不会少,无处可逃。

职场励志文章5

六七岁时,我跟妹妹在外面玩。妹妹掉进了一个旱井里,我吓得要死,当时心想,这回一定会被爸妈揍死吧?!惊慌失措间喊人帮忙,大人们找了绳子和筐子放到井里,让胖嘟嘟的妹妹爬进去,把她给吊了出来。幸好,旱井不深,她竟然毫发无伤,我也大大松了一口气。

上小学,总是听父母念叨“没钱了没钱了”,好像爸爸的工资总是撑不到月底,而我们马上就要去喝西北风。他们念叨的那几天,我都会特别小心谨慎,哪怕是需要买文具这样的正常开销都不敢提出来,生怕一块钱会导致经济崩溃。以至于有一天我妈从外面买了什么东西回来,我心里有很大的疑问:不是没钱了吗?

中考之前我想,若是我考不上好点的高中,不但会令父母失望,我自己也会沮丧得活不下去吧?结果,我就真的没有考上好点的高中,而且是两次!父母失望是真的,我自己却并没有真想要去死。沮丧了几天,灰暗了几天,消沉了几天,去了一所差一点的高中,很快就又活蹦乱跳起来,又开始憧憬未来。

也不是真的没心没肺,总得过下去啊。把眼下的自己摆平,哪怕是侧侧身通过一条狭窄悠长的路,只要能够走出最痛苦、尴尬、郁闷、消沉的境地,前面的一切就都好了。

谈恋爱的时候,有一次因为小事吵架,我独自回了学校宿舍,关上阳台门,号啕大哭。心想,这次是没办法挽救了,伤心透了,一定是要分手的!过了一会儿,他发短信打电话来,道歉、解释,于是又和好,好像刚才的决心和崩溃都是表演给别人看的。

考驾照的时候,咬紧牙关把所有规定动作做好,车停在了路边,只等着坐在车上的考官打及格了,一高兴,忘了熄火。然后?当然是不及格。我站在车旁,整个人都是麻木的,觉得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考试都通不过,还有什么意义呢?心情灰暗地躺了两天。

过了几周,又去练一次路考,叽叽喳喳地跟新一批学员聊天开玩笑,等待下一次考试。

有时候,觉得崩溃好容易啊。

从前觉得,崩溃可以让眼前的一切都灰飞烟灭,让事情变得不可收拾。长大后才发现,崩溃不过是为了把那些自己解决不了的情绪,把那些委屈、愤懑、痛苦、烦恼,用一种让别人看得到的方法表达出来。然而,对于改善事情而言,并没有多大用处。

小时候,我就目睹过崩溃的“威力”:街上的婶婶大妈,无论是跟丈夫吵架,或者跟邻居闹矛盾,先是伶牙俐齿地叫骂,然后就是崩溃,坐在地上号啕,拍着大腿一边数落一边痛哭。

长大之后,我倒是非常在意情绪失控这件事,不能让崩溃发生,因为那不是真正的“不破不立”,只是对情绪肆无忌惮的宣泄。让自己以为这样宣泄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事实并非如此。

有段日子经历着跌宕起伏的事情,觉得特别不真实。身在其中,倒是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每次你以为自己要崩溃了,生活要崩塌了,一切都要毁坏的时候,却都又能找到一条小小的路,弯弯曲曲地走出来,摇摇欲坠的心房最终没有成为废墟,而你在走出泥潭之后,发现自己居然安然无恙。

一切可能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而到最后,你的境地有时还允许你变得更好一点。

心情不好的那几天,反复在听那首老歌《你的样子》。

有时候想着,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在逆风行走,有时候还算顺利走得快一点,有时候则是举步维艰。

可无论如何,也只能是继续走。

幸福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过困难或者麻烦,而是遇到之后能积极地去解决、去化解;不幸的人,也并非总是因为他们遭遇的苦难就比别人多,只是其中有些人,过于夸大了自己的不幸,或者任由自己崩溃。

这世界,浩浩荡荡,天地茫茫,到底我们会在这世界刻画下何种样子呢?大概只有我们自己清楚。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是“潇洒的你,把心事化进尘缘中”。

推荐访问:职场 励志 工作 关于工作中职场励志文章 关于工作中的职场励志文章 关于工作中的职场励志文章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