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汇报】县委书记关于蓉城县教育工作汇报【范文精选】

时间:2023-05-09 16:10:03 来源:网友投稿

汇报提纲尊敬的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容城县四大班子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检查指导教育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对多年来给予我县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近年来,特别是省政府“普九”三轮复查验收以来,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汇报】县委书记关于蓉城县教育工作汇报【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教育汇报】县委书记关于蓉城县教育工作汇报【范文精选】



汇  报  提  纲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容城县四大班子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检查指导教育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对多年来给予我县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特别是省政府“普九”三轮复查验收以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容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把教育工作放在经济社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教育事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辖四乡四镇,127个行政村,总面积314平方公里,人口25.67万。1996年,全县实现“两基”达标,1999年、2002年、2005年分别通过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复查验收。全县现有各级各类中小学62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国办初中9所,民办初中2所,国办小学46所,民办小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全县共有幼儿园46所。全县中小学生总数28538人,其中小学15216人,初中7841人,残疾儿童50,普通高中在校生3390人;职教中心在校生2071人;特教学校在校生20人,入园幼儿7219人。小学专任教师1356人,初中538人,特教12人。

二、主要工作内容和措施

2005年“普九”三轮复查验收后,我县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总结,严谨规划,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为重点,以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办学基础、提高管理水平为举措,以实现高考水平提高、职业教育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学前教育普及为目标”的工作思路,通过狠抓落实,有力地推进了全县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落实“以县为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行为。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副书记、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全县教育发展规划,分析、解决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每年,县委、县政府都组织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对教育工作年度发展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调度会,听取文体教育局和有关部门、乡镇的汇报,对阶段性教育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三年来,共组织召开教育专题会议26次,相继制定下发了《“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风尚,每年县委、县政府都召开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对提高教育质量优胜单位和优秀校长、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全县形成了政府全面统筹、部门协调联动、乡村重教兴学、社会尊师爱教的良好局面。

二是理顺体制,落实教育投入政策。我们立足县情,经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初步构建了“以县为主、分级投入;多元并举、共同负责”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突出了办学主体,明确了乡村两级和县直部门发展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极大地调动了县乡村三级和社会各界的办学积极性。对乡镇教育工作实行“双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从政府和文体教育局两条线逐级签订责任书,健全立体化的工作责任网络。县委、县政府把教育工作任务细化、量化,作为乡镇党政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全县形成了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三是理顺教师工资发放和教育人事管理体制。

我县从19995月建立财政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的管理体制,20017月实现银行化,保证了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在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和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及考核管理方面的职能。

四是完善了教育政策性投入机制。

1)确保教育经费 “三个增长”。20052007年全县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6810万元、6339万元、721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21%-6.92%13.8%;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分别为5544万元、5574万元、667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75%0.54%19.70% 20052007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分别为1441元、1465元、1502元;初中分别为1367元、1403元、1671元;高中分别为1253元、1259元、1976元;职中分别为1991元、2198元、2306元,做到了逐年增长,其中公用经费占教育事业费支出的比例分别为7.77%7.99%8.55%20052007年生均公用经费小学分别为351元、380元、396元;初中分别为425元、429元、480元;高中分别为884元、896元、1209元;职中分别为869元、873元、885元。

2)严格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总额为770万元,包括:免杂费资金539万元(其中中央323万元,省108万元,市54万元,县54万元);补助公用经费资金51万元(其中中央31万元,省10万元,市5万元,县5万元);

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180万元(中央90万元,省90万元),已按时拨付到校。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总额为809万元,(其中中央485万元,省162万元,市81万元,县81万元);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240万元(中央120万元,省120万元)。

3)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情况。20052007年分别为674万元、682万元、682万元,按20%的比例用于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和补充学校公用经费分别为135万元、136万元、136万元。

4)城市教育费附加的拨付。20052007年分别征收138万元、118万元、158万元,全部拨付教育使用。

5)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和使用。20052007年分别征收275万元、342万元、281万元,按7%的比例分别提取19万元、24万元、20万元用于中小学校舍修缮。

6)教师培训经费落实情况。20062007年按每师每年30元的标准予以落实,两年累计投入18万元。

7)严格规范教育经费收支秩序。在县财政局和文体教育局分别设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财政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分配使用的及时规范、安全有效。20071月成立教育财政集中支付分中心,采取预算管理、票据审核、网络监督、电子记账的管理方式,实施校财局管,集中拨付和管理学校教育经费,规范了财务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8)建立健全扶贫助学长效机制。通过社会捐助、财政拨付、部门支持的方法,筹集资金23万元成立了“容城县商会教育基金会”,设立贫困学生救助办公室,资金由财政局专户管理,审计部门严格监督,救助办统一发放,救助对象以县内城镇特困职工、城镇低保户、农村贫困户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主,按照“小学每生每年547.5元,初中730元,高中1095元,大学2000元”的标准进行救助,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实现了救助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长期化。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惠民政策,严格资助审批程序,2006年、2007年分别落实资金56.9万元、40.2万元,使375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了政策优惠。

(二)加大投入,保障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三年来,我县对教育累计投入9099万元,其中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112万元,财政拨款2830万元,教育自筹4745万元,乡村筹集320万元,社会捐资92万元。

一是大力夯实义务教育基础。全县用于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资金5210万元。其中投入2679.4万元,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6所,总面积18272平方米,维修校舍9600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8637平方米,消除危房5978平方米。投入1200万元对容城小学进行整体搬迁。投入1500万元把南阳中学建成一所寄宿制标准化初中,一期工程480万元资金已到位。投入251万元,对全县中小学的实验室实施现代化改造,添置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着力提升内部配备标准。投资200.6万元,添置图书10.09万套(),投资35万元,新增书架260组,阅览桌400个。投资187万元,购置音体美教学器材15264件(套),新增钢琴8架、手风琴52架、电子琴86架,自制教具8000余件。投资120万元,新增课桌凳5836套。投入资金120万元,改造24所中小学操场。投入资金767万元,完成69所中小学取暖工程。投入资金132万元,大力实施“生态文明校园”工程,提升学校绿化、美化、净化、硬化水平,栽植各种树木10万株,新增绿地9685平方米,全县共建成生态文明校园12所,有效优化了育人环境,提高了校园文化品位。投资350万元,对13所学校厕所按新农村卫生新校园标准改造。投资388万元改造更新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建成县域城域网21个,新建电子备课室25个,新增微机610台,新建多媒体教室11个,计算机教室13个,新建校园网1个。目前,全县有微机教室65个,微机2450台,电子备课室45个,多媒体教室34个,所有主体校实现宽带或专线方式上网,并实现了“校校通”。全县教育信息总资源量超过8000g

二是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按照“立足县情、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和“自上而下、集中投入、建一成一”的原则,制定了《容城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和《容城县农村学区建设规划》,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三年来,全县共撤并小学11所,初中2所,小学由2005年的58所减少到47所,初中由 13所减少到11所。建成小里小学、西野桥小学、北剧村小学、大河小学四所标准化学校,进一步扩大了办学规模,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办学效益。为防止布局调整引发闲置教育资产流失,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闲置资产管理的意见》,建立了中小学闲置资产管理机构,对资产的处置办法进行了明确规定。在布局调整中被撤并的学校,可动资产全部随学生转移到新学校使用;充分利用校园校舍等不动产举办乡镇幼儿园和成人学校;确实无法利用的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置换、租赁,所得资金全部用于保留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三是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步伐。容城中学于2003年达到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2006年以来,我们按照“统筹规划,建扩结合,多元并举,借力发展”的发展思路,努力拓宽筹资渠道,投入1761万元,对容城中学进行挖潜改造,建设学生公寓、多功能餐厅、400米标准跑道运动场、图书办公楼和教师宿舍楼,实现扩轨增容。高中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2007年,全县高中教育达16轨,在校生3390人。

四是做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质量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行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创建多元化办学格局。投入450多万元,建成职教中心实训楼;投资40万元,建成电子电工室,购置20台高速平缝机,夯实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深化职教中心招生制度改革,按照“以长固本,以短求活”的要求,实行更加灵活的招生政策,面向初中毕业生、高考落榜生、下岗再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全县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目前,职教中心在校生2071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开设专业11个,打造了2个特色品牌专业,与青岛胶南职业中专、天津市政工程学校、北京昌平职业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增强了专业适应性和灵活性。实施订单培养,建立“职业学校+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网络,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层次。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2006年我县职教中心通过省级重点职教中心验收。

为了进一步改善职教中心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今年县政府筹资1300万元收购容峰中学,为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是提升学前和特殊教育办学水平。在2006年通过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达标县验收的基础上,投入475万元,加强学前教育。制定了《容城县规范化幼儿园评估方案》,加强农村幼儿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规范内部管理,提高保教质量,推进办园水平升级晋类。目前,全县学前三年教育在园幼儿7219,入园率达91%。投资186万元,完善特教学校基础设施,扩大办学规模,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2007年我县通过省普及特殊教育达标县验收。

六是发挥成人教育服务功能。推进“农科教结合”,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主动服务新农村、培养新农民,全面提高成人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三年投入成人教育经费75万元,基本保证了农村成人教育经费需要。依托乡镇成人学校,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每年举办科技培训班120期,放科技录像260场,办科技墙报600期,发放科教明白纸6.8万份,组织科教下乡活动24次,培训农民2.8万人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了大批熟练劳动者和科技致富能手。稳步推进社区建设,建成社区教育活动中心4个,积极开展全民教育,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目前,全县逐步形成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沟通、互为补充的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坚持德能并重,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

积极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模式,不断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努力打造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队伍。

一是注重师德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深入开展“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创实绩、争名师”活动,规范校长教师言行,塑造教育良好形象。制定《关于规范教师工作行为的八项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校长、教师队伍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广大教职工的思想建设、师德行为以及工作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严格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师德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认真抓好师训干训工作,中小学校长全部实现持证上岗,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进行全员培训,教育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师进修学校于2000年通过省达标验收,我县也荣获河北省干训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二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校长队伍管理,制定《规范校长行为十条规定》,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定期对校长德、能、勤、绩、廉进行专项考核。坚持重素质、重实绩、重公论用干部,按照干部管理规定和任免程序,对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威信高的破格提拔重用;对业绩考核末位、测评满意度低的校长,果断予以免职处理或降职使用。

三是强化师能培养。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补偿教育、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目前,全县小学专任教师1356人,学历合格率100%,其中专科以上学历1079人,专科率79.6%,比2005年提高了5.3%。初中专任教师538人,学历合格率99.3%,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05,本科率38.1,2005年提高了13.5%。普通高中专任教师232,学历合格率88.4%。职教中心专任教师93,学历合格率86%;“双师型”教师11名,占16%。特教学校专任教师12人,学历达标率100%。开办校长教师论坛,鼓励广大校长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管理论文,全面提升校长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2006年以来,我县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级优秀教师2名,市级优秀教师42名。

四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省市要求,稳步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制订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教职工聘任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教职工结构。严把教师入口关,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编制和岗位管理,清理了学校在编不在岗人员。制定了《关于城镇中小学教师支教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城区教师到边远乡镇学校支教制度。三年来,选派86名城镇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促进了城乡教师交流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平衡发展。

(四)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工作中,我们紧紧扭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中心不动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一是扎实做好德育工作。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扎实做好德育工作,努力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格局。通过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二是高度重视体育、艺术和劳动教育。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切实保证中小学“两课”、“两操”和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每年召开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激励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音乐、美术课程的开课率和教学质量,每年举办“大发杯”艺术节,进行文艺汇演和学生作品展览,陶冶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实践和公益活动,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

三是加强教育科研。始终坚持教育兴县、科研兴教的战略思想,把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建立了县、乡、校三级教研网络,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强化教师素质的提高,依托“两册”、“四本”,加强教学教科研常规管理。拓宽教研领域,创建《容城教研》电子期刊,搭建网上教研交流平台,开展“三课”评定和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激励教师专业水平迅速提高,努力做好教学评价,整体提高教师队伍水平,20052007年,我县文体教育局连续三年被市教科所评为“优秀教科研先进单位”,有9名教师在省市级中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1112日,我县顺利通过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

四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制定《中小学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基本要求》,建立健全了各种岗位责任制和量化考核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评价,统一奖惩,初步形成了符合县域教育发展实际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了优势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协作机制,实施结对帮扶,带动薄弱学校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强化学校常规管理,每年集中进行两次学校管理联查,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召开学校管理现场会,组织校长到外地参观学习,搭建学校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

德育工作的切实加强,学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扎实开展,推动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容城中学本一上线65人,比2007年增长15人,增幅为30%;本二上线178人,比2007年增长17人,增幅为11%;艺术、美术、播音主持类特长生与空飞更有长足进展,空飞1人,艺术6人,成为历年艺术空飞上线最多年份。职教中心服装专业26名学生参加全省对口招生考试,17人上专科线。中考成绩超过500分的人数比去年增加340人,高一录取分数线较去年提高20分。同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新进展。2006年以来,我县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红色之旅”读书活动组织优秀奖,保定市中小学生“魅力校园走向未来”文化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

(五)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创造和谐育人环境

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提高干部师生的法律素质作为推进依法治校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广泛开展不同类型的普法宣传和讲座。选聘53名公检法司部门干部做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和法律顾问。全县中小学都制定了学校章程,健全了规章制度,学校各项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各学校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大会)、家长委员会,推进民主管理与监督,着力建设民主化、法治化学校。健全申诉制度,制定了《容城县教职工、学生申诉办法》,有力的维护了师生的合法权益。20062007年,文体教育局连续两年被市教育局评为教育法制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按照《义务教育法》要求,狠抓控辍保学工作,各乡镇和文教、人事劳动、司法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建立了以救助治辍、质量治辍为根本,以制度治辍、法律治辍为保障,以教育引导和职业培训为辅助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实施依法控辍,组织有关部门集中开展3次打击企业雇佣童工行为,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完整的义务教育管理档案,推行学籍电子注册制度,做到了底数清楚、规范齐全、数字准确。规范初中招生工作,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实行小学升初中名单过渡制,确保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目前全县小学、初中的巩固率分别为100%、97.6%,完成率分别为100%、95.71%,切实提高了普及水平。

三是依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每年组织召开纪检、教育、财政、审计、物价等部门参加的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会议,加强收费管理,严肃收费纪律,开展联合检查。每学期初文体教育局都组织专人深入乡校,对收费和书费清退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坚持凭政策、按标准收费,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免杂费后的收费管理,高中招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建立和完善了规范收费的长效机制。实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公开、公示率达100%,规范化程度达98%以上。

四是狠抓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制定了《关于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实施意见》、《学校安全工作评估细则》等文件,实行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了分工明确、管理规范的安全保障体系。我县将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纳入全县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把责任和任务分解到公安、工商、卫生、城建、文化等职能部门。两年来开展联合执法行动6次,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不法行为,有效稳定了学校周边社会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17所。2007年被市教育局评为2006-2007年度教育法制工作先进单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仍然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尤其是容城中学和职教中心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艰巨。三是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校长教师素质需进一步提高。四是“控辍保学”压力大,个别初中学生辍学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五是学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需进一步推进。

四、今后工作的设想

今后,我们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高中教育持续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开拓创新,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有效的管理,积极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最后,诚恳地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对我县的教育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以利于我们正视不足,改进工作。我们将以这次过程督导为契机,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把我县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再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教育 县委书记 工作汇报 【教育汇报】县委书记关于蓉城县教育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