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讲话】副省长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讲话

时间:2023-05-12 21:20:03 来源:网友投稿

副省长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当前,全省医改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医改工作会议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认真总结3年医改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扎实工作,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卫生讲话】副省长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卫生讲话】副省长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讲话



副省长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当前,全省医改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医改工作会议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认真总结3年医改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扎实工作,推动医改不断深入。

一、认真总结3年医改的经验和探索,准确把握 “十二五”深化医改的总体要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是贯穿经济社会领域的综合改革。2009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孙政才书记、王儒林省长多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和专题会议,听取汇报,专题研究,就医改中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全省上下紧紧围绕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和五项重点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改革创新,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积极探索具有吉林特色的医改之路,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阶段性成果,得到国务院领导和国务院医改办的充分肯定。一是国家医改五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二是公共卫生六大体系建设全面启动。三是体制机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四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明显进展。五是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

实践证明,改革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符合人民群众愿望和要求,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新一轮医改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形成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卫生事业大发展的多赢局面。尽管我省医改进展顺利,工作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特别是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投入缺乏,城乡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公立医院特别是城市大医院改革相对滞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在深化改革中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时期。在全国医改工作会议上,李克强副总理明确提出了 “十二五”医改的总体要求,即坚持 “三个基本”、实现 “三个转变”、突出 “三个重点”。坚持 “三个基本”,就是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基本路径。实现 “三个转变”,就是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突出 “三个重点”,就是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这就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医改明确了方向、目标和任务。前不久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围绕 “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个主题,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出进一步部署,要求健全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抓住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打好深化医改的攻坚战和持久战,不断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向前进。到2015年,要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为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 “医保、医药、医疗”工作重点,全力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医改工作

(一)以 “应保尽保”为目标,着力提高全民医保水平。

实现全民医保,使城乡居民都能享有医疗保障,都可便捷地获得基本医疗服务,都能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医改的基本目标,也是关系医改成败的最关键环节、最核心任务、最重要内容。通过3年医改,我们已经初步形成全民医保制度框架,下一阶段要着力在 “健全”上下功夫。一要进一步 “扩面提标”。目标是实现全覆盖。按照中央要求,到2015年,基本医保覆盖面要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要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三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要达到75%左右。根据我省实际,要把应保尽保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力度,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继续推进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等困难群体参保工作,加快推进全民医保进程。到今年年底,实现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等保障制度对全省城乡常住人口的全覆盖,城镇职工及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要提高到95%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要巩固在99%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人均筹资标准要达到300元以上。今年新农合不足部分,省财政一次性人均补助11元。二要提高基本医保管理服务水平。重点是形成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要提高统筹层次,城镇居民医保年内实现市(州)级统筹,新农合在县级统筹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市(州)级统筹,为加快实现省级统筹创造条件。要扩大即时结算范围,城镇居民医保年内实现省内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新农合年内实现市(州)级即时结算,积极探索医保异地即时结算机制。要合理规范使用医保资金,使基金既不出现沉淀过多,也不出现透支,既做到应保尽保,又防止骗保事件发生。要进一步增强医保对医疗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二)以完善提高为重点,着力巩固和扩大基层医改成果。

一要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基本药物实施范围,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将村卫生室逐步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并向县级医院和城市医院延伸,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基本药物。加强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改革,大力发展现代药品流通,优化整合药品供应链,降低药品价格。二要不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稳定和规范长效财政补偿机制与激励性分配机制相结合的保障模式,确保 “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绩效考核发挥应有作用,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效平稳运转。进一步完善竞争性用人机制,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落实统一招标、采购、配送、结算、监管等各项制度,确保基本药物供应及时、安全有效。三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要着力落实强基层的基本原则,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 “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力求通过 “十二五”的不懈努力,实现 “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基础,在方便农民看病、防控重大传染病、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发挥着 “网底”的作用。今年,要继续争取国家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切实解决村级卫生室基本建设欠帐较多的问题,确保每个村都有一所标准化卫生室,并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要落实村医补助及养老等方面待遇,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逐步提高村医补助水平,切实保持村医队伍稳定。要全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基层在岗人员培训,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配有全科医生。鼓励和引导有资历的医师多地点执业,特别是到基层开展执业活动,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水平。

(三)以创新机制为核心,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立医院改革既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医改难点中的难点。如果公立医院改革不到位,医改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要按照 “四个分开”的要求,做好逐步破除以药补医、创新体制机制和大力推行便民惠民措施三篇大文章,建立权责明晰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尽快形成改革的基本路子。一要突出抓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要以破除以药补医为关键环节,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采购机制等方面综合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部药物供应保障机制、长效财政补偿机制、分级医疗及合理分诊机制、城镇医保和新农合付费议价谈判机制、绩效管理的激励性分配机制,进一步探索和形成符合我省实际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路径,确保公立医院改革取得实效。要认真总结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和模式,逐步在全省推开。同时,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积极探索城市医院改革,逐步扩大省、市级医院改革试点。二要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这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有效手段,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老百姓到医院看病,感受到方便,感受到医方的关爱,疾痛就会减少,医患关系也会得到改善。要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推行预约挂号、临床路径、远程会诊等便民惠民措施,大力开展三级甲等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活动,进一步优化就医环境、改善医患关系,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四)以六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

公共卫生六大体系建设,是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医疗问题的实际内容,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规划,统筹推进。今年,要在已有基础上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在 “十二五”基本完成。

1.建立完善急救体系。多年来,由于院前急救能力不足、城乡发展不均衡,大量的急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基本空白。许多患者尤其是偏远农村和山区的群众,因为突发急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而付出沉重代价。在深化医改中,要把建立医疗急救体系摆上重要位置,第一步先解决乡以下急救体系建设空白问题。2011年和2012年,省财政共投入1.29亿元资金,为全省790家政府办乡镇卫生院配备救护车及车载救护设备。这项工作,要加快组织实施,确保今年按规划完成,全面落实所有乡镇卫生院的急救车辆配备和设备装备。努力在 “十二五”期间,逐步形成覆盖省市县乡、上下贯通,院前急救、院内救治、远程医疗有序衔接、运转高效的医疗急救体系。

2.建立完善应急体系。前些年,面对突如其来的 “非典”和甲型流感疫情,卫生应急体系发展滞后的问题集中显现。在人口大规模、大范围流动的今天,一旦爆发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如果不能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把包括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医疗救治、疫情防控、队伍建设、物质储备在内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医改其他任务同步推进。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数字化省级应急指挥中心,省、市、县联网的应急视讯系统和省、市、县卫生应急调度指挥体系要完善提高,对于规划建设的省级中毒救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要抓紧启动。同时,加强装备建设和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应急演练,增加物质储备,确保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后能够快速反应,在全省快速形成严密的整体可调控防范控制能力。

3.建立完善传染病防治体系。传染病防治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多年来防治能力建设和医疗保障投入不足,许多传染病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不少地方的传染病流行漫延不仅严重影响群众健康和生活,而且成为流动的传染源,严重地威胁着大众健康安全。因此,要加强传染病防治体系规划和建设。今年要把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救治及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置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对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防治的财政投入和保障力度,启动实施全省传染病预防控制实验室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集检测监测、防治控制、保障治疗于一体的传染病防治体系,实现有效控制传染病传播的目标。

4.建立完善大病救治体系。经过三年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在基层收到显著成效,一般意义上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基层得到有效缓解。目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主要表现在看大病难、看大病贵,许多家庭因为大病治疗而致贫、返贫。因此,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源,全力探索大病救治的治本之策。一是进一步提高医保和新农合大病报销比例,今年要提高到80%;二是建立商业性大病医疗再保险,进一步增强医保能力和水平;三是多渠道筹措建立大病救治基金;四是积极扶持和鼓励民政、工会、妇联、红十字会、慈善等多渠道社会救助;五是落实合理分诊和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规范诊疗流程,降低医疗费用;六是通过医保和新农合付费议价谈判,用市场化机制降低大病救治的成本。通过这六个途径,今年要力争基本解决全省城乡低保户等困难群众大病救治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城乡所有参保人员大病救治问题。

5.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要统筹整合医疗卫生信息资源,重点建设全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和数字化医政管理监督系统等综合应用平台,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管理现代化水平和信息资源使用效率,加快形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全省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体系。今年,全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要进一步充实内容、完善功能,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要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来,数字化医政管理系统要自上而下加快建设步伐,其它建设项目都要按照整体规划加紧启动实施。

6.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巩固和完善长效财政补偿机制和激励性分配机制相结合的保障模式。二是建立和完善基本药物配送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配送、结算、监管 “五统一”的运行机制。目前,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已经进入常态化运行,今年重点是提高配送效率、完善结算和监管系统。三是建立基本药物使用监管体系。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使用基本药物包括非基本药物及其它药品情况的跟踪监督检查,完善以省为单位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使用管理系统,切实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监管能力。

(五)以资源整合布局调整为重点,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导致群众 “看病难”、 “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推进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医药卫生体制。一要切实加强医疗卫生建设规划。二要推动公立医院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继续完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等集团化发展模式,通过集团发展和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市、县以及基层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鼓励市、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和差异化发展。三要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医疗卫生基本需求靠政府,多元化需求靠市场。积极鼓励社会办医,是深化医改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建立竞争机制,增强公立医院改革的外在压力和内生动力,有利于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兼并重组非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举办各类医疗机构。积极支持现有非公立医疗机构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做优,在重点学科建设、医保定点、职称评定、人才培养等方面,让非公立医疗机构真正享受与公立医院平等的待遇。加快构建和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三、健全和完善医改工作推进体系,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机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医改工作责任制,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分管常务工作、卫生工作、医保工作的领导要具体抓,一项一项研究,一步一步落实;各级医改办和职能部门要制定年度实施方案,明确进度安排,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

(二)要强化投入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医改资金投入,切实保证医改所需资金及相关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调度和监管,切实提高使用效益。各级卫生部门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财政投入发挥最大效能,防止走 “回头路”或 “吃大锅饭”。

(三)要强化工作协调机制。省发展改革、卫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编办等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加强对各地医改工作的指导和帮助。省医改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切实加强对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当好参谋助手。

(四)要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各医疗卫生机构先行先试,鼓励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只要符合医改方向、有利于解决群众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于基层的创新实践和探索,省里要通过补贴或奖励的办法予以支持和鼓励,不让改革者吃亏。

(五)要强化督导检查机制。省政府已将医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对各市(州)政府和长白山管委会的绩效考核范围,明确了完成时限和工作标准。要定期对各地医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加强医改政策和成效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推荐访问:讲话 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 【卫生讲话】副省长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