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讲话】副厅长在全省财政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讲话

时间:2023-05-13 22:00:01 来源:网友投稿

在全省财政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财政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全国财政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1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讲话】副厅长在全省财政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财政讲话】副厅长在全省财政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全省财政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财政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全国财政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11年以来的全省财政社保工作情况,深入分析当前财政社保工作面临的形势,部署安排下阶段的主要工作。厅党组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耀斌厅长会前专门听取了工作汇报,原计划出席会议作重要指示,由于省政府另有重大活动安排不能到会,会议印发了书面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情况和意见,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一、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多来全省财政社保工作取得的成绩

2011年以来,全省各级财政社保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财政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促进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财政社保投入力度加大

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心系民生,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全省社保支出在连续多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11年,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741.2亿元,比上年增加164.37亿元,增长28.5%。其中,省本级59.15亿元,比上年增加14.87亿元,增长33.58%;市县682.05亿元,比上年增加149.5亿元,增长28.07%。今年1-7月,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455.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94亿元,增长9.87%。部分市县在严格落实好中央和省里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克服困难,加大投入力度,社保支出增长幅度较大,如长沙市2011年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达到78.42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15.15%。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切实加强社保预算执行工作,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力,狠抓预算执行进度,确保了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较好地保障了社保支出需要。

(二)扶持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念,大力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构建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2011年,全省安排各种就业补助资金38.4亿元,主要支持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安排31.2亿元,支持市县落实就业政策,开展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二是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安排创业引导资金3000万元,支持创业孵化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安排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资金5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三是安排城乡初高中毕业生劳动预备制培训补助2461万元,确保了城乡初高中劳动预备制培训顺利开展。此外,还支持了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项目建设。2011年以来,全省新增城镇就业122.2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1.4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5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9.38万人;农民工和农村劳动预备制培训229.76万人;2011年全省登记失业率为4.21%,今年二季度全省登记失业率为4.19 %。

(三)推进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完善

各级财政部门以支持实现老有所养为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大幅提高,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一是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稳步推进。2011年,全省新增52个新农保试点县市区,并在所有开展新农保试点的97个县市区同步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今年又新增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区26个,全省实现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2009年开展试点以来,中央和省财政共下达基础养老金和缴费补贴85.5亿元,目前全省已有2727万人登记参保,798万城镇和农村老年人享受了基础养老金。二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2011年以来,推动出台了《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问题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解决未参保城镇小集体职工等养老保障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妥善解决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三是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持续提高。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省在2005-2011年连续七年调待的基础上,今年又按月人均增加180元标准调待,全省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约1500元,比2005年的570元增加了近两倍。

(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各级财政部门把支持推进医改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筹措医改资金,确保了医改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2009-2011年,全省医改累计投入达到554.34亿元,其中争取中央支持301.41亿元,省本级投入111.87亿元,市县投入141.06亿元,三年医改新增投入达到486.73亿元,大大超过了425亿元的原定目标。到2011年,全省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4%,比2008年提高2.8个百分点。

1、全民医保基本实现。一是基本医保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截至今年7月,三项基本医保制度参保人数达到6785.53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1079.1万人,参保率连续两年稳定在95%以上;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并妥善解决了全省100万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二是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每人每年财政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80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2011年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3%、70%、73.5%,比医改前提高了10.4、26.5、27.6个百分点。三是重特大疾病救治水平显著提高。建立了重特大疾病和特殊困难群体医疗救助机制,新农合将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8大类20个病种纳入重大疾病救助范围。四是城乡医疗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救助对象从城乡低保、五保对象和百岁老人扩大到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和60岁以上的老人,覆盖人群近700万人;累计开展农村医疗救助800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8亿元。五是基本医保制度不断创新。长沙等地积极探索城乡医保一体化,实施了医保城乡统筹;蓝山县首创“10+100”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即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门诊自付10元,住院自付100元,其余政策内费用由新农合补偿,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

2、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一是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2011年6月,全省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提前半年实现了全覆盖;今年1月,全省4.5万个村卫生室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二是完善基本药物目录。2011年省财政积极参与制定《国家基本药物湖南省增补品种目录》,共增补省级品种198个,更好地适应了基层用药需求。三是支持省级药品采购招标平台建设。省财政三年共安排1023万元,用于支持完善平台功能,更好地发挥平台作用,促进药品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一是改善基层医疗卫生硬件设施条件。三年来,全省共投入87.34亿元,支持103所县级医院、338个中心乡镇卫生院、1117个村卫生室、125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改善了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今年,省财政共筹措补助资金2.72亿元,启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化债工作,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二是全面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初步核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部分地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了公开选聘负责人、科学设岗、竞聘上岗等工作。全面落实了绩效工资制度,开展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发放挂钩。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基本落实了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和专项补助政策。三是支持充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支持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项目,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一批医护人才。三年来共招聘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327名,招收定向免费医学本科生842名,安排2250名基层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全省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2009年的15元提高到了2011年的2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为10类41项;支持卫生部门实施乙肝疫苗接种、贫困白内障复明、农村妇女“两癌”防治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5、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2010年,株洲市作为全国17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全省率先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管办分开”的办医体制,建立了以“控制药品费用、控制检查费用、控制次均费用”为主的绩效考核机制,病人满意度和卫生行业形象得到提升。

6、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各级财政部门切实加大投入力度,2011年,全省食品药品安全检测检验体系投入达到3.07亿元。同时,按照省政府要求,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检测检验体系整合工作,今年省厅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检测检验设备分层级、分区域配置方案,为建立起覆盖全省、科学完备的检测检验体系打下了基础。

(五)特殊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有力

各级财政部门大力支持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支撑,以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孤儿救助、残疾人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特殊群体基本生活需求,努力构建特殊群体基本生活安全网。一是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水平。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达到251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达到103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年人均补助达到2532元。二是建立完善物价补贴机制。建立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2011年省财政筹集资金4000万元,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2011年全省筹集资金6.36亿元,向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和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了一次性价格补贴。三是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去年,我省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省财政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机制,下拨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4.28亿元;今年5月以来,我省部分地区又遭遇严重水灾,省财政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累计下拨救灾资金 3.47亿元,灾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四是改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2011-2012年,中央共计下达我省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6.1万户,补助资金25.41亿元;省财政安排资金4.21亿元,对困难地区进行补助。同时,出台了《湖南省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将资金分配全过程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关注特殊群体。2011年省财政筹措资金2.69亿元,落实中央和省有关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拨付资金1010万元,确保省属建国初期参加革命工作退休干部生活补贴发放;安排资金8532万元,保障了5.3万未成年孤儿基本生活;安排专项资金5260万元,支持开展肢体、言语、视力、听力、精神残疾对象的康复和残疾人体育事业。

(六)社保基金管理逐步加强

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为重点,以提高社保基金预决算编制质量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社保基金管理。一是扩大社保基金收支规模。支持人社、税务部门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加大欠费的清缴力度,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11年全省“五险”基金收入61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1.75亿元,增长24.55%。全省基金支出463.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6.66亿元,增长19.83%。二是确保社保资金安全。各级财政社保部门不断完善内控制度,采取日常对账、上门对账、第三方对账等方式,强化资金安全管理。益阳市本级采取由财政监督检查局按月和银行对账方式,有效防范了资金安全风险。三是加强基金预决算管理。从提高编制质量入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试编范围,较好地完成了全省2010年度社会保险基金决算和2011年度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汇总、审核等工作,并于去年9月份向省人大预工委报告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情况。通过努力,我省2010年、2011年社会保险基金决算和2011年、201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均获财政部一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财政部门尤其是财政社保战线同志们的辛勤工作,得益于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省财政厅,向所有关心支持财政社保工作的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全省财政社保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比如社保投入力度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财政社保工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财政社保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正确把握今后一段时期财政社保工作面临的形势

总的来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社保工作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相互交织,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积极应对。

从有利条件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有坚强的政治保障。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高度重视推动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今年召开的省部级干部培训班上他再次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持续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周强书记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要求。坚定实施富民优先战略,深入推进‘八大民生工程’,把经济与改善民生、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解决现实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促进民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这些都体现了党委、政府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关注,体现了对发展社保事业的坚定支持,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财政社保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是有可靠的财力支撑。社保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力的支撑。近年来,我省财政经济实现了良性互动,均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2011年,全省GDP达到19635.19亿元,年均增长13.4%,比2006年翻了近2.6倍;财政总收入实现2523.49亿元,年均增长23.07%,比2006年翻了2.82倍。随着经济发展、财力增强,全省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也有明显增长,2011年达到741.2亿元,年均增长26.77%,比2006年翻了3.27倍。综合各种情况分析,下一阶段我省财政经济还有较大发展潜力,“十二五”时期全省财政收入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最快今年、最迟明年将顺利突破第三个千亿大关,这为我们做好财政社保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有强大的群众后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进一步增强,渴望真正履行当家作主的权力,渴望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渴望获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社保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人民群众对其的认知正日益深刻,要求更为迫切,希望政府提供水平更高、范围更广、更加给力的社保服务。这对于我们做好社保工作既是压力,更是动力,激励我们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社保工作水平,推动社保事业发展。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突出位置,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人民群众就会支持我们、拥护我们、帮助我们,为我们做好财政社保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四是有坚实的工作基础。在十几年的财政社保工作发展历程中,财政社保人承前启后,接力发展,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更新工作理念,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民利为重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完善,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就业、医疗、养老体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逐渐形成了务实高效、敢闯敢试的财政社保工作风格;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三依三公的财政文化理念全面渗透到了财政社保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政治可靠、作风优良,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财政社保队伍。可以说,我们当前的财政社保工作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台上。这些经过时间沉淀和积累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实践经验,为我们做好财政社保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面临的挑战看也有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趋缓,促进就业面临挑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走的是劳动密集型、资源投入型的增长路径,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掩盖了包括就业在内的许多问题。随着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转方式、调结构深入推进,就业中潜在的结构性矛盾开始暴露并凸现出来,突出表现在就业过剩和就业不足的双重夹击。一方面,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等诸多因素,造成我国外贸出口下滑,而内需又迟迟无法启动,国内实体企业面临外需、内需双重收缩的困难局面,生产经营难度加大,新增就业岗位不足,吸纳就业能力受到限制。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交织叠加,促进就业压力增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工人等又存在较大的缺口,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培养相应人才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基金保障能力面临挑战。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省60岁人口达到955.5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4.54%,不仅超过10%的人口老龄化预警线,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全省的总人口仅增长3.84%,老年人口却增长了34.79%,增长幅度是总人口增幅的近10倍。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也给社保基金支撑带来了巨大压力。养老方面,养老金缴费者明显减少,领取者加速增多,养老保险基金平衡面临巨大压力;医疗方面,老年人口在医疗方面的支出远远高于年轻人,医保基金支出压力也在逐步加大。从目前我省养老基金收支情况来看,如不大幅增加财政补助和提高统筹层次,基金支撑能力将难以为继。

三是区域、城乡差别明显,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挑战。从全国情况来看,我省部分社会保障项目标准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2011年我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129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1元;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为195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元。从全省情况来看,长沙、株洲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与怀化、湘西等贫困地区,也存在较大差距。以城市低保补助水平为例,2011年全省最高的县达到291元,而最低的县仅为168元。分城市和农村来看,2011年我省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为76元,与城市低保相差119元。应该说,区域、城乡社会保障标准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靠发展经济。但区域、城乡差距加大已经是个事实摆在这里,如何缩小区域、城乡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难题。

四是待遇标准不断提高,财力保障面临挑战。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尽了很大努力,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各项社会保障财政补助标准逐步提高。比如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由2006年的人均20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7年间提高了11倍;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2008年的人均40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5年间提高了5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项社会保障标准还将逐步提高,“十二五”已明确提标的社会保障项目就有:2015年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60元以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以上。而从今年以来的全省财政收支形势来看,收支矛盾却在进一步加剧。今年1-7月,全省完成财政总收入1785.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5个百分点。在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支出刚性却很难压减,新增支出项目较多。同时,为应对经济下行,确保稳增长,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将会对财政职能的发挥寄予更高的期望,提出更多的要求,各种风险和矛盾将进一步向财政转移,财政面临的压力也将更大。

因此,我们一定要科学研判形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加快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努力工作。

三、努力开拓财政社保工作新局面

对下一阶段财政社保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财政部在7月30日召开的全国财政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上作了明确部署。王保安副部长在会上强调,未来一个时期,财政社保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一项体制突破,应对两大挑战,推进三项机制建设”,即必须在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上实现突破,研究推动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整体思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和社会保障资金需求的挑战;健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机制,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机制,推进建立社会保障资金使用效益的保障机制。工作重点是:将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促进“共享式”发展;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继续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根据全国财政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下阶段我省财政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民生为先,建立健全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机制,竭尽全力保障民生支出需要;坚持突出重点,加大社保投入力度,不断健全完善社保体系;坚持创新发展,深化财政社保改革,切实提高财政社保管理水平,努力推动我省财政社会保障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着力拓宽工作思路

实践证明: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思路,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思路不可能新颖;思想观念封闭,工作思路不可能开放;思想观念保守,工作思路不可能先进。财政社保工作也要注重解放思想,不解放思想,就无法面对和解决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就不可能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一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就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变成“守业人”,而成不了开拓者、创业者。在财政社保工作中,不能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既要做好业务工作,又要看清形势,把握好方向。要用长远的眼光,去分析财政社保工作。同样的工作,从短期、长期两个角度看,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比如社保基金的平衡问题,从短期来看,完全可以做到当期平衡,甚至有盈余,但如果从长期来看,这种现收现付的征缴和拨付机制就有可能面临巨大的平衡风险,需要我们精打细算,思考解决的办法,改革现行的体制。要用发展的理念,去谋划财政社保工作,通过观念更新推动财政社保工作的发展。在制定财政社会保障政策时,就要在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强化顶层社保制度设计,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到既适度超前又切合实际,注重政策的延续性和前瞻性。

二要有开放的工作思路。改革开放是发展的最大动力。事实证明,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没发展。开放对做好财政社保工作同样很重要,我们千万不能变成井底之蛙,自以为是、自我封闭、固步自封。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财政社保工作而言,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要把我们的思路和眼光投向外省、全国乃至全球,而不能仅仅是自己跟自己比,现在跟过去比。要积极走出去,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我们不提倡拿来主义,但好的东西可以充分借用和吸纳,结合自己的实际,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当前,我们在工作中面临各种各样的改革,改革中很多问题都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我们不能什么都摸着石头过河,有机会可以借鉴的就要充分借鉴,这样会少走很多的弯路,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节省很大一部分改革成本。比如说浙江省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中,采取的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对减少的药品加成收入进行补偿,财政只对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进行补助的改革模式,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三要有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一种大局观。做好财政社保工作要特别注重统筹兼顾,这是由我们服务对象的复杂性所决定的。财政社保工作的服务对象既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既有机关单位的,也有企业社会的,既有正常的人群,也有特殊群体。当前,各种媒体、社会舆论都很关注社保事业发展中的公平问题,这方面的内容历来是焦点新闻。如果我们不能统筹兼顾,通盘考虑,就会引发很多的问题和矛盾,稍有不慎还会导致激烈的社会对抗。当然,不能因为要统筹兼顾就畏手畏脚、裹足不前,更不能因此撒胡椒面、面面俱到,既要统筹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利益,又要根据需要,突出重点,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

(二)以开拓创新为动力,着力破除工作瓶颈制约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动机,是推动一切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我们省的财政社保工作已经站上了新的发展平台,很多改革和工作相继进入了深水区,有阻力,有压力。破除各种障碍制约,需要我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一要善用加法。就是要多渠道筹措社保资金,拓宽来源渠道。要坚持公共财政公共性的原则,随着财力的正常增长,切实加大财政对社保资金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社保资金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强对社保事业发展的财政保障能力。要运用市场的手段,调动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社保事业,在一些经营性、盈利性的社保事业领域,加快研究对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开放的措施,减轻财政的负担和压力。在这方面要多想点办法,比如在推进医改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关系,发挥好民营医院的作用,促进参与和融入到医改进程中来,就有很多的文章可做。只要我们相信市场的力量,给予民营医院一视同仁的待遇,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其拥有成长和盈利的空间,各种社会资本就会涌入进来,办成很多我们自身无法办成的事情。

二要注重减法。就是要在审批项目、审批资金时科学审减。减法不是一刀砍,而是要科学测算,实事求是,有理有据,让别人心服口服。今后,在社保资金分配管理中,要进一步改进方法,增加因素法分配比重,减少人为干预,公平公正分配资金。有的同志认为这会削弱财政部门的职权,降低财政部门的调控能力,不利于财政职能的发挥。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回应社会关注,凝聚社会共识,增进社会理解,降低协调各种矛盾的难度,营造全社会支持财政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创造条件,积极推行社保项目资金公开竞争立项办法,这方面省厅在小农水资金、农开资金等方面已经作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社保资金也可以借鉴。

三要巧用乘法。社保资金的总量很大,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是直接补助到人的,比如养老金、低保资金等,但也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是可以在使用方式方法上灵活多变的。乘法就是在社保资金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放大资金“乘数效应”。这方面的手段和工具是比较多的,比如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等。过去,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就业补助方面,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的作用,大力支持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取得的效果就很好。今后,在别的资金方面只要符合规定,我们都可以进行尝试。

四要把握除法。就是要加强资金整合、资源整合。要切实加大社保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在全面清理基础上,尽量规避同类,集中财力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达到资金使用“1+1>2”的效果。要规范社保专项资金管理,科学设置专项资金,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要切实加强资源整合,不搞重复建设,不浪费财政资金。比如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方面,卫生、质监、工商、农业等部门都有各自的检验领域,但部分设备功能类似、作用相同,造成资源闲置浪费,今后要注意整合,加强共享,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三)以绩效管理为中心,着力提高社保资金使用效益

预算绩效管理是当前财政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今年7月26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谢旭人部长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作了专门的部署和强调。财政社保工作也要切实加强绩效管理,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要加快预算执行。社保资金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大部分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养老钱。把社保资金及时发放到老百姓手中,是我们的责任。今年1-7月,我省的预算执行进度在全国的排位比1-6月、比去年同期都有所下滑,虽然原因可能并不在社保资金执行进度上,但这个问题也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切实采取措施,在确保依法依规依程序基础上,加快预算执行,做到不拖延、不积压,第一时间拨付。

二要加强绩效评价。要科学设置社保资金绩效目标,从数量、质量、绩效等方面进行细化,确保可量化考核。要深入开展社保资金绩效评价,健全完善绩效评价办法,提高绩效评价水平。要开展重点项目评价,并以重点项目作为突破口,延伸到其他项目。要积极运用绩效评价结果,逐步建立绩效报告机制、反馈整改机制和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的机制,强化激励约束。

三要加强绩效监督。要适时组织开展社保资金专项监督检查,防止社保资金违规使用。要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做到公开透明。要把绩效评价和财政监督结合起来,加强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四)以科学精细为抓手,着力提升财政社保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财政社保工作要把科学精细的要求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提高管理水平。

一要转变观念。科学精细是管理技术的进步,更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对财政工作而言,科学精细管理,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关系到财政部门的形象,关系到财政工作的成效,是财政部门的一项基本工作。越是在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越是在财政发展的关键时期,越要加强科学精细管理。财政社保工作的内容多,环节多,更要牢固树立科学精细理念,时时刻刻以科学精细的标准要求自己、衡量自己,确保工作不出差错、严谨细致。

二要健全制度。科学精细管理非一时之功、一日之功,而是一场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赛跑,要确保不懈怠、不偏离,关键要靠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社保法律法规制度等,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依,夯实科学精细管理的基础。要细化科学精细管理的具体要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便于具体操作执行。要严格执行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三要夯实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扎实的基础工作,科学精细就是无本之木,无从谈起。基础工作的内容很多,大到政策制定、文件起草、资金分配等,小到文件保管、资料整理等,都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基础工作往往又很容易为大家所忽视,往往是出了问题才会引起重视。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着力加强。

(五)以提升素质为支撑,着力加强财政社保队伍建设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做好财政社保工作需要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能战斗的队伍作为支撑。

一要改进作风。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多办群众的事,多解群众的难。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事实证明,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要能写会算。能写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财政社保工作的同志要特别注意提高文字材料水平,这既是提升素质,提升形象的需要,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同时,还要会算。算好账是当财政干部的基本要求,财政社保很多政策内容复杂,需要科学设计、精心测算,这样才能保证社保资金分配公平合理。

三要重德重廉。要把德行、廉政作为考察干部、衡量干部的主要标准,引导财政社保干部立足自身,内强素质,廉洁自律,严守党纪政纪,确保“两个安全”。各级财政部门领导都要关心支持财政社保工作,关心财政社保干部,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平台。

同志们,财政社保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全面的工作能力,促进社会保障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努力开创我省财政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财政 讲话 工作会议上 【财政讲话】副厅长在全省财政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