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1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提出“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决策部署15周年。2004年初,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开展省委、省政府领导重点调研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讲话】在省委“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15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完整),供大家参考。
在省委“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
1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9年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提出“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决策部署15周年。2004年初,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开展省委、省政府领导重点调研课题“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研究;5月,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努力形成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6月,习近平同志到湖州开展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调研;10月23日,省委正式下发《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和重要源泉,我们要把这一机制坚持不懈抓下去,奋力推进新时代为民办实事新实践,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和重要源泉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进入新世纪,浙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浙江GDP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但也带来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另一方面,教育、医疗、文化、环保等民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一些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面貌亟待改善,低收入农户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习近平同志坚持问题导向,创造性提出“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作为我省率先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招。它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对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坚持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为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强调“为民办实事”,坚守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时就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千方百计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和政府的所有工作都属于为民办实事的范畴。”他强调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民谋利益;当干部的,要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
强调“民呼我应”,彰显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他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依据。他还强调,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现代文明成果的创造者和享有者。1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将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人民群众的诉求作为办实事的依据。从民生项目征集的集思广益到实施过程中的全民参与,再到绩效评价的“让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这种工作方式使得实事项目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精准回应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更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和配合。也正是这种对群众诉求的整体性、系统性响应机制以及“民呼我应”“群众点题”的工作格局,催生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可以说,为民办实事,始终关注的是人本身的发展,强调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民生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
强调“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体现的是共享发展的理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特别重视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他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强调要做长欠发达地区这块“短板”,使全省各个地区的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我们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构建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就是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有效解决城乡、区域之间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问题,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公平的环境和条件。习近平同志由此还创造性地提出“大平安”的理念,把民生之安作为社会平安的重要部分和先行条件,在实践中换来了全省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普遍提升。
强调“重在落实贵在坚持”,秉持的是善作善成的务实作风
习近平同志指出,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凡是为民造福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要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我们始终坚持构建长效化、制度化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强调为民办实事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更不能打着“为民”的旗号,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忽视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事情。在制度设计上,突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努力促进需要与可能相匹配,使民生改善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这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符合浙江发展实际的必然选择。
总的来看,15年来,我们在为民办实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形成的“人民群众点单”的服务模式、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价值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以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为主要方向的普惠性财政支出结构,都从不同维度,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进行了生动诠释。总结为民办实事给浙江人民带来的变化和实惠,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深挚的为民情怀,也更加敬佩他的理论智慧与实践勇气,进一步激励我们更多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谋福事。
浙江15年为民办实事的成功实践,关键在于旨在为民、重在办事、成于务实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15年来,我们持续不断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8年底,省一级累计实施了127项大的民生实事工程,其中就业再就业10项、社会保障14项、医疗卫生12项、基础设施14项、城乡住房11项、生态环境14项、扶贫开发11项、科教文化13项、权益保障14项、社会稳定14项。实施主体由省市政府逐渐向县乡拓展,仅2019年省市县三级就推出民生实事1085件。我们坚持每年全省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2004年至2018年,全省累计民生支出44148亿元,占总财政支出的72%,其中2018年民生支出为2004年的9.5倍;民生支出额年均增长16.2%,增幅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个百分点。我们在民生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可以用五个情况来形容。
居民收入指标既“高”又“低”
“高”的是不管经济形势如何困难复杂,浙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年保持省(区)最高;“低”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43缩小至2.04,始终列于省(区)最低。
群众办事大道至简
经过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目前省市县三级超过九成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浙江以政府勤做事、数据多跑路来换取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充分体现了干部的“公仆”身份和人民的“主人”地位。
民生事项具体而微
为民办实事涵盖的是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城乡住房、生态环境、扶贫开发、科教文化、权益保障、社会稳定十大领域,但解决问题的落脚点更多放在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安危冷暖、生老病死等具体“小事”上。
生态建设优升劣消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浙江率先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等,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十条”“气十条”考核优秀,经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综合实力与绿色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劣V类断面水质全部消除。
社会改革破旧立新
我们陆续推进一批民生“含金量”很高的改革,使之更亲民、更惠民。教育领域率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零择校”、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升学;人力社保领域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推行“浙江无欠薪”;医药卫生领域率先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文化领域率先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行动计划;公共安全领域率先建设“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发布“平安浙江指数”等。
回顾总结15年的实践,关键还是我们完善和落实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把握住了“旨在为民、重在办事、成于务实”的精神实质。这是2006年底习近平同志在杭州调研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时的讲话要旨,后来《之江新语》栏目连续发文三篇,标题分别为“为民办实事旨在为民”“为民办实事重在办事”“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实际是对我省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实践经验的很好总结。
第一个关键词,旨在为民,就是始终突出为民办实事对象是“民”
着重建立健全民情反映和民主决策机制,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做到让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做主、让人民群众受益、让人民群众满意,使群众成为主体。比如打造农村干部群众“用得来、用得着、喜欢用”的村情民意信息网;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形成“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的机制,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民生实事项目从群众中征集上来,随着群众需求的变化,每年涉及十大领域的具体实事内容也在变化。比如2005年以就业再就业、医疗卫生、城乡住房、科教文化等为主,2014年推进城市交通治堵,2016年加大雾霾治理、加快电商服务网络建设,2017年推进城乡垃圾分类,2018年推进“厕所革命”等。
第二个关键词,重在办事,就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聚力解决民生热点问题,建立健全责任落实和投入保障机制
从提出责任要求到建立责任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具体到人的责任体系;从财政一元保障到撬动社会力量多元投入,以市场化手段破解民生投入难题,形成“想办事、能办事、办成事”的良好氛围。
第三个关键词,成于务实,就是注重抓落实,确保实事见实效
建立健全督察考评机制,从“自弹自唱”到“政府做百姓评”,进一步提高了民生实事的开放性、回应性和实效性。民生实事覆盖了所有人群,内容涉及民生全域,群众的感受也是实实在在的。省统计局调查显示,2014年至2018年,城乡居民对省政府民生实事满意率逐年提高,分别为85.9%、89%、90.1%、94.2%和95.5%。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连续六年委托省委政研室开展的民生入户调查情况看,2013年至2018年,城乡居民样本家庭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分别达到91.5%、93.5%、93%、94.5%、96.8%、98.2%,尤其在2017年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后,分值更是实现高位跃升。这些高满意度让人感到欣慰,说明为民办实事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要在“实效”“长效”上再发力
2004年,习近平同志在湖州调研时就指出,为民办实事,要根据群众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不断拓展实事领域,丰富实事内容,细化实事项目,努力提高为民办实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为我们坚持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民生关切和诉求也呈现一些新特点。从我省来看,可以用“三个转变”来概括:
一是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民生服务供需矛盾由“数量短缺型”向“优质不足型”转变,对更好的教育、医疗、就业服务及居住环境质量等需求日益增长。
二是由“传统”向“新型”转变。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变,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不断催生新的民生需求,如对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智慧服务的需求增加,对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的手段促进自身更好发展、实现美好生活愿望更加迫切。
三是由“物质”向“精神”转变。群众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更高要求,更注重精神享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日益增长。特别关注具有主观色彩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民生感受”,不仅期盼对民生实事带来的现实改善有更好的体验感与更高的满意度,同时希望对未来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
民生关切点的这些变化,对我们民生服务精准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调适群众实际需求与实事效果之间的偏差,如何科学研判民生需求、有效解决公共服务结构性失衡和民生保障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都成为下一步难啃的“硬骨头”。
怎样才能啃下这些“硬骨头”呢?我觉得,关键还要从“实效”“长效”上下功夫。这既是习近平同志当年对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提出的要求,也是推进新时代为民办实事新实践必须始终坚持的关键所在。在具体工作中,有四个方面需要再发力:
聚焦热点难点再发力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顺应当前民生关切点的“三个转变”,我们既要时刻关注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困难救助、医疗健康、教育均衡等基础性民生重点,做好提升质量的文章;又要着眼群众精神享受的需要,关注群众长期呼吁而未圆满解决的空气质量、环境卫生、交通拥堵、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民生痛点,切实解决好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垃圾分类、老小区加装电梯等民生“关键小事”,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体验感和满意度;更要聚焦新时代新经济新技术催生的新需求,排出一批新的实事项目,加快智能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更好地实现群众的美好生活新期望。
强化实事办实再发力
实事要办好、好事要办实,务必做一件成一件。要积极探索并掌握为民办实事的规律,坚持具体抓、抓具体,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建立民生实事动态跟踪机制,适时开展“回头看”,不断优化项目实施,实现民生实事“螺旋式”落地。特别要从干部群众的主观感知和可量化的统计指标等多维度评判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完善长效机制再发力
制度是带根本性的。习近平同志曾告诫我们,要使为民办实事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深化提高,关键在于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实事项目选择、决策、实施和督察考核等各个环节,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征集筛选、科学决策、群众参与、民意沟通、风险预警、资金保障和绩效评估等制度。当前特别要结合基层治理创新和“三服务”活动,把调查研究作为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进一步创新民情反映机制,用好全科网格、社会风险预警等信息化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民生服务的痛点难点,进一步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确保实事项目成为民心项目,实现共建共享。
深化改革创新再发力
改革是“关键一招”。要通过改革攻克民生硬骨头,尤其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引领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不断增强抓改革落实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特别要创新人性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围绕群众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推动群众实现从出生、上学、就业、就医、婚育、置业、退休、养老到身后等重要阶段办事更方便,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促更好发展、惠更多民生。
(摘自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省委“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1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