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学习交流发言

时间:2023-12-12 17: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度学习交流发言,供大家参考。

2024年度学习交流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党校初心源于党的初心召唤,源于党的使命实现需要,“始终不变”是党校忠于党的初心使命的鲜明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对党校在党百年伟大历程中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定位和高度评价,为新时代党校人做好工作发挥了举旗定向、掌握历史主动的引领,为新时代铁路系统党校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国铁企业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火车头”新征程上更好发挥作用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召唤:党的初心使命决定党校的初心

回望百年前,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西方现代化的洋枪洋炮面前步步败退。自从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拥有了历史自信,拥有了历史主动。一百年来,党团结和带领人民一往无前、英勇奋斗,一举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饮水思源,今天中国的成就和地位,归根结底在于中国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于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引领。党校初心源于党的初心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共产党人的使命就是经过不懈奋斗,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通过的党的第一个纲领,明确提出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要“实行社会革命”等任务,党的初心和使命由此确立,其内在要求也由此产生。作为一个组织严密的、战斗的无产阶级政党,很快就意识到要完成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党内的组织与训练极端重要。因此,党的二大通过了《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强调对党员和干部进行严密的、有纪律的组织与训练对党的重要性。党校初心源于党的使命实现需要。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实现党的初心使命必须依靠高素质革命队伍将理论的力量转化为现实的力量。能够实现这种转化的必然是彻底的理论,彻底的理论就是能抓住事物本质的理论。思想建党的根本要求就是首先要掌握彻底的理论。1923年6月,陈独秀在党的三大报告中针对建党初期的党员队伍缺乏教育的问题提出:“我想就我们一年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首先我们忽略了党员的教育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许多党员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他们具有革命热情却对党的原则没有认识。少量有阶级觉悟的工人则又表现出脱离知识分子的倾向,常常缺乏求知的愿望。他们各自所具有的弱点,与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并不符合。因此,1924年5月,设立党校培训和指导人才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由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安源党校和北京党校这两所党的历史上最早的党校。1925年1月,在当时全国党员只有900多人的情况下,党的四大重新强调设立党校的必要性,提出要重视党校工作。因此,党中央于1926年2月又通过了《开办最高党校问题》的决定。1933年3月,中央党校的前身——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在瑞金成立。从创办到红军长征时止,短短一年半时间,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共培训了300多名学员,为党培养了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党员干部,为党经历艰苦长征、转败为胜取得决定性胜利和党的组织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党校初心源于党百年斗争需要。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客观世界是自在的,也是自为的。但是这种自在和自为是可以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斗争而改变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政党要顺应历史规律,发挥历史主动,通过斗争实现自身历史使命。邓小平曾总结说,我们党的成功,一靠理想,二靠纪律。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说,我们党是一个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行得稳、走得远;
依靠铁的纪律,我们党才能攻坚克难、百折不挠。翻开百年党史,党校始终坚定站稳政治立场,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党性教育摆在首位,遵循教育规律,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党源源不断培育担当之才,党校真正成为各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党校的初心就是从党的初心召唤这样的逻辑起点出发,历经考验走到今天。

二、潮头:党校初心历经考验本色不变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有了远大的理想和崇高追求,就能经受挫折而初心不改,就会坚强有力而无坚不摧。秉持着对党无限的忠诚和热爱,党校人在重大历史关头,站稳政治立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作出了独特的历史贡献。加强党内教育是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要完成迫在眉睫的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日本全面侵华的危急形势迫切需要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亡斗争。来自军事、政治斗争以及根据地建设、统一战线等多方面的工作挑战,其广度、难度和强度前所未有,就必须有一大批高素质干部队伍。但当时党拥有的干部大约只有2万人,具备独立应对抗战时局剧烈变化和时代需求的干部更是少之又少,无论老干部还是新干部,在能力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瓦窑堡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必须大数量的培养干部。党要有成千成万的新干部,一批又一批地送到各方面的战线上去。”为了提高干部的理论修养,以彻底的理论学习增强革命的意志和能力,“我们必须办理我们的党校,提高全党所有干部的学习精神。”中央党校和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党校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恢复、创办和发展的。党校为党育才,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党中央到达延安之后,虽然前期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但党内仍普遍存在“左”倾教条主义的问题。在党校教学中,突出表现为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普遍存在。许多老师在教学中用概念讲概念,讲完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列宁斯大林如何说,既没有自己的话,也没有结合中国问题的话,被学员们戏称为“条条老师”。党校在教学中解决好学风问题,全党才能解决学风问题,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中国实际,找到自己的路。因此,党中央指示党校教学的中心目标是“求得理论与实际的一致”,并对办学目的、基本任务、教学方针,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干部教育的方针,关系到中国革命全局的成败。革命斗争的形势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干部教育,使他们懂得党的政策,满足新的形势要求。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提出要改造我们的学习,提出要将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进行改造的任务。从1939年至1943年,包括延安整风时期到党的七大之前,党中央曾从全国各地抽调六七千名县团级以上党政军群领导干部有计划地到延安进行培训,同时参加整风。党校成为培养革命骨干的大摇篮,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及后续一系列胜利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党校为党献策,成为思想解放的发轫之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面临着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实现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在党校教学中,学员们逐渐提出究竟以什么标准来判定历史是非的尖锐问题。1978年5月10日,在反复研究和修改的基础之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首先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发。此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权威刊物纷纷转载。由此,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一场大讨论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国展开,推动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

三、航标:党校初心领航前行坐标不变

党的初心决定党校初心,党校历程印证党校初心。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这是党校的殊荣,是党校人的殊荣,我们倍感自豪。这样的殊荣是对党校人过去奋斗和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方向指引和更高要求。党校初心是党校人奋斗的价值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回首一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始终以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为责任担当,传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党之所需是为党育才的指南针。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为党献策就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目光盯准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紧紧围绕改革发展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发挥好自身优势,做到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党校初心是党校工作的具体要求聚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践行党校初心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是方向遵循,又是实践要求。作为新时代铁路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铁路党校系统一定要坚守党校初心本色不变,找准党校工作与铁路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人点、着力点,坚持紧扣铁路高质量发展之所需,聚焦国铁企业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坚持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当好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提高本领的主阵地。党校初心是党校人教学科研能力的鞭策之源。党校初心始终不变,党校人就要有践行担当党校初心的“铁肩膀”和“硬本领”。政治上的成熟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党校教师为党育才就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深学深研深悟马克思主义原文原理,特别是要学深学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精髓,把准其政治立场、价值追求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精华,始终站在理论前沿、思想潮头,勤学善思、学用结合,发扬党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做到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党校人为党献策,首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捕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善于思考研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善于在学思践悟中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物质的力量,转化为实现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加强理论总结、理论创新、理论传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使党校成为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阵地。初心回答“我是谁”,初心规定“为了谁”。“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深刻阐明了党校事业“我是谁”“为了谁”和“我要干什么、应该怎样干”的根本性问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时代新征程上,铁路系统的党校人一定要始终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不变,矢志不移、团结奋斗,奋发作为、不辱使命,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国铁企业当好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火车头”作出贡献。

推荐访问:发言 学习 交流 学习交流发言